重慶江津:搶抓機遇構建開放新格局
本報記者 周雪松
劉洋
江津區是重慶輻射川南黔北的重要門戶和“一區兩群”重要支點,也是串聯“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口岸、西部陸海新通道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啟動以來,江津憑借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主動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發展紅利在江津區得以示范性顯現。
構筑內生式創新發展環境
公共服務同標同質是都市圈同城化的重要風向標。近年來,江津區扎實辦好“20+38+N”件民生實事,解決市場主體與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2021年,江津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8601元,比全市平均水平(33803元)高14.2%,同比增長8.3%,民生事業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78.5%。
近年來,江津區形成了裝備制造、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電子信息、食品加工五大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居全市第一位,主要工業指標居全市前列。
高標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納入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重點任務。2021年3月份,西部(重慶)科學城江津園區管委會掛牌,目前正著力打造中國(西部)科學城南部創新中心、團結湖大數據智能產業園等載體,已引進產學研項目64個,協議引資超220億元。同時,江津區構筑內生式創新發展環境,支持企業及科研機構科技創新。2021年,江津區新增科技型企業333家,總量達1482家;高新技術企業35家,總量達280家,居主城新區第一;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重慶市“隱形冠軍”企業4家、“小巨人”企業2家、“專精特新”企業31家,總數位列全市第二。
形成開放新格局
江津區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向南,江津區已開通連接老撾萬象及廣西欽州、憑祥、防城港等邊境口岸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線路,聯通東盟市場。向東,“重慶水運口岸擴大開放至珞璜港區”列入國家“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珞璜港至上海港集裝箱班輪成功開行,至瀘州、宜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水上穿梭巴士已實現常態化運行,同時江津區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加速對接東部沿海地區,承接更多優質產業轉移。向西,江津區加快與中歐班列(成渝)銜接,聯結“一帶一路”市場。向北,江津區加快融城通道建設,借助重慶主城航空、自貿區等口岸優勢,提升開放層次和能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推進后,川渝貨物往來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22年5月份,累計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江津班列508列,運輸貨物23394標箱,運輸貨值共計29.45億元。
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如今,在江津區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3家,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45.6%。
從江津實踐看,通過發揮要素、區位、交通、通道、產業等綜合比較優勢,把握融入國家戰略產生的新機遇、新空間,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戰略支點和同城化發展先行區,形成了聯動周邊面向世界的開放合作新格局。
- 3-31· 重慶:大橋有大腦 智能更高效
- 3-31· 重慶綦江:廢棄車間“長出”3億元新產值
- 3-31· 重慶鄉村產業振興將迎萬名“金白領”!
- 3-31· 重慶首條常態化無人機急救藥品配送通道開通
- 3-17· 重慶:完善“兩鏈”推動科技創新
- 3-10· 重慶上線國際貿易數字平臺 精準撮合供需雙方
- 1-2· 重慶西部城鄉融合發展邁上更高水平
- 12-12· 重慶出臺新政培育未來產業
- 12-2· “重慶也太適合拍照了吧” 一座山城何以成“網紅”
- 11-18· 重慶石柱:鄉村振興“蜂”景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