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一個綠色油田”——遼河油田開采現場見聞
新華社沈陽6月23日電 題:“再造一個綠色油田”——遼河油田開采現場見聞
新華社記者牛紀偉、白涌泉
“咣、咣、咣!”盛夏時節,記者來到中國最北海岸線,走進中國石油遼河油田近年來新探明的千萬噸級油藏雙229塊洼128井區開采現場,工人們圍繞著足足有19層樓高的鉆井,正在緊張地開展正式采油前的鉆井工作。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是知名的稠油生產基地,曾是我國第三大油田,為祖國的工業經濟發展與能源安全立下汗馬功勞。1986年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后,一代代遼河油田人接續創造輝煌,至2021年已連續36年實現穩產1000萬噸原油。
近年來,綠色、創新成為遼河油田實現穩產的秘訣。碳捕獲、利用與封存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鍵技術之一。記者采訪了解到,雙229塊洼128井區的開采就采用了碳驅油碳埋存先導試驗方案,該方案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還計劃注入與埋存二氧化碳數百萬噸,可謂既高效又環保。
如今的油藏開采現場非常干凈、整潔。“我們給井架穿上了綠色外衣,這是環保防油網。”中國石油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鉆井二公司施工隊平臺長陳振指著鉆井說,為降低柴油用量減少碳排放,施工隊采用接入網電方式,來代替柴油機發電,這不僅減少了柴油用量,而且還可降低設備噪音,更加綠色環保。
離開雙229塊洼128井區,記者又來到遼河油田金海采油廠海南二號站,海風習習中,20余臺“長頸鹿”抽油機“磕頭”作業的憨萌動作,讓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交織成一幅和諧共生的畫面。
“這里處于斑海豹、丹頂鶴與黑嘴鷗的棲息地,生態作業、環保作業是第一要務。”海南二號站黨支部書記閆亮說,每年斑海豹來這里過冬時,采油隊的隊員都會格外注意海灘,如果有“落單”的斑海豹,隊員會第一時間聯系相關部門并配合救助。
記者離開海南二號站時,已經潮落,海邊露出砂石與淤泥,黃色的輸油管線好似為海灘鑲上了一道金邊兒,像一條警戒線在提示,一面是適度開發,一面是保護珍惜,生態平衡、和諧發展輸送著可持續的幸福。
- 3-31· 長江邊,一個工業縣的綠色發展“舍得賬”
- 9-23· 一個番茄的產業化之路
- 8-19· 一個西海固小鄉村,憑啥靠種地“火”起來?
- 4-25· 一個縣級市要借籃球“干大事”
- 2-1· 提前一個月搶民宿、機票,它是下一個“爾濱”?
- 1-8· 上海:一個科技獎項的“促智”之法
- 1-8· 河北:一個產業集群的“轉智”之路
- 6-19· 國內第一個自動化裝卸海鐵聯運項目將在年底建成
- 1-16· 一個牛油果撬動邊境縣產業蝶變
- 12-22· 安徽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構筑投資興業“強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