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江新區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小到對泰和烏雞地方品種的真偽鑒別,大到與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弄潮腦機接口技術,贛江新區創新平臺從無到有,取得令國內外同行矚目的成果。
6月13日,記者從贛江新區相關部門獲悉,新區已建成以3家“國字號”平臺為龍頭的24家創新平臺。其中,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所是全省第二家中央直屬科研院所分支機構,由該所牽頭申報的新冠肺炎科研攻關應急項目,剛剛獲得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500萬元經費補助。而腦虎科技公司在侵入式皮層腦機接口領域完成了核心技術突破以及關鍵器件制造,現已進入人體臨床試驗,并于近期在天使輪及Pre-A輪融資近億元人民幣。
圍繞產業鏈打造創新鏈,依托創新鏈做強產業鏈。中醫藥產業是該區的主導產業,3家“國字號”重點創新平臺均是圍繞這一產業進行攻關。贛江中藥創新中心是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領銜建立的,主要承擔本草物質科學研究設施的預研、建設、運行和管理,致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傳統藥物和天然產物的研究裝置,打造“天眼”級別的國之重器。由21味中藥組成的清肺排毒湯,是治療新冠肺炎的良藥。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委托,該中心從中找到22個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靶點化合物,研制出精制清肺排毒顆粒,將原來一副250克左右的草藥濃縮成6克顆粒,讓服藥如喝咖啡般方便。
提升創新平臺能級的同時,積極構建全方位創新體系。該區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在全省率先推出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并選擇了國家中藥資源與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和中醫香療大健康研究院兩家企業化運作的科研機構作為試點單位,科研人員可以享受科技成果70%以上收益。同時,率先推行成果轉化項目揭榜掛帥制度,研發機構和企業一旦揭榜成功,將獲得項目榜單金額50%的財政補助。
緊緊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該區加快構建了“政產學研用金”協同創新機制。引進國內中醫藥CRO龍頭企業——廣州博濟醫藥生物技術公司設立醫藥研發基金,投資的I類新藥清咽利喉膠囊等6個項目簽約落地;設立5億元的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支持博安醫藥鼻噴霧劑仿制藥開發等3個項目建設,全省第一張依托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的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在新區首發。促進研發導向性項目落戶,吸引了華潤江中中藥智能制造、舒蕾和雪玲妃中藥美妝、微醫互聯網中醫等融合度高、引領性強的標桿項目在新區快速集聚。
有了干事創業的大平臺,對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目前,該區國家級領軍人才增至51人、省級重點人才工程數增至71個,直管區引進博士以上高層次人才124人,中醫藥創新平臺已集聚科研人員400多名。通過高層次人才領銜源頭創新,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已激增至354家。 (記者鄢玫)
- 3-31· 雄安新區:將創新刻進“基因”里
- 11-11· 雄安新區:創新,讓“未來之城”跑出“加速度”
- 10-17· 鄭州高新區:打造算力產業創新高地
- 10-14· 蘭州新區:打造西部高水平產業技能人才高地
- 9-9· 南昌高新區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 7-29· 蘭州新區:打造“科產融合”希望新城
- 7-18· 蘭州高新區為生物醫藥產業注入向“新”力
- 6-27· 雄安新區多方舉措協同發力營造良好創新生態
- 6-24· 哈爾濱新區跑出產業振興加速度
- 6-20· 雄安新區: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樣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