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新區:把錢花在“刀刃”上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 北方網
開通“自助柜面”、協調公交線路調整、化身“紅娘”牽線“金企”……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濱海新區財政局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推進財政體制改革,堅持多措并舉,優化政策支持,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為市場主體注入新的發展活力,設身處地為群眾辦實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和群眾幸福感。
提高服務企業能力
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感謝‘紅娘’為我們牽線搭橋完善了資金鏈,讓初創企業駛上發展快車道!”井芯微電子技術(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井芯微”)研發負責人汪欣激動地說。2022年初,新區財政局積極對接國家級基金,幫助企業融資擴產。
近年來,新區投入大量資金支持人工智能、信創產業發展,培育了麒麟、飛騰、井芯微等優秀企業,截至目前投資已超過40億元。
“根據公司發展需要,我們于2021年8月啟動首輪融資。其間,新區財政局主動為我們與產業基金牽線搭橋,為企業提供‘一對一’的定制化服務,最終促成公司首輪融資順利完成,有助于井芯微構建產品生態,提升核心競爭力。”汪欣介紹說。
2021年12月19日,新區信息技術創新中心發布中國首款自主研發的內生安全交換芯片——玄武芯ESW5610。玄武芯ESW5610是國家“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成果,而這款芯片的主要研發工作是由井芯微完成的。“井芯微是新區培育的高新技術企業,融發基金也是新區代表天津市參與的國家級基金,我們結合基金投向及企業需求推動雙方對接,融發基金最終確認對井芯微投資4000萬元,幫助了企業融資,同時助力了新區產業發展。”新區財政局經濟建設室負責人介紹。
持續深化財政改革
支持經濟社會轉型升級
在服務企業拓寬融資渠道的同時,新區財政局還進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近年來,新區財政局不斷推進國庫集中支付電子化改革實踐,以“財政預算一體化系統”上線為契機,協調代理銀行為區本級預算單位開發了“自助柜面系統”。其中,中國農業銀行已于2022年2月正式上線啟用,中國建設銀行也在積極推進。
“自助柜面系統”實現了預算單位財務人員“足不出戶”辦理單位支付業務,讓數據“多跑路”、財務人員“少跑路”。“‘自助柜面系統’上線后,我們的支付業務更加規范高效了。同時,依托電子化支付手段,縮短了資金到賬時間,減輕了學校各合作單位的資金壓力。”經開區第二小學財務人員侯松坤說。
據了解,開通此業務后,一筆單位授權支付業務從發起申請到辦理支付,由原來的半個工作日縮短為最快幾分鐘即可完成,真正實現“當時送達、即刻支付”。
為了給市場主體注入新的發展活力,近年來,新區各級財稅部門全力落實各項政策,為納稅人提供退稅減稅精準輔導和便捷服務。新的退稅減稅政策在“減”和“降”的同時,更突出了“退”的特點,通過實施更大力度的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退還企業真金白銀,減輕企業現金負擔,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據統計,截至2022年4月18日,新出臺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共完成退稅42.4億元,其中小微企業退稅24.3億元,政策惠及企業3361戶次。
此外,新區財政局持續深化財政改革,加快數字財政、智慧財政、預算管理業務一體化和財政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堅持多措并舉,加強資金保障,優化政策支持,助力經濟社會轉型升級;支持培優創新生態,創新財政科技經費管理等,全方位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防范化解風險
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抓好增收節支是財政工作永恒的主題。近年來,新區財政局持續在加大財政資金統籌力度,增加資金有效供給等方面下苦功夫,堅決守住底線、突出重點,以更實的舉措保障改善民生,助力經濟平穩運行。
京濱城際濱海西站市政配套工程項目作為新區重大項目和政府專項債項目,總投資32.85億元,建設標準高、工程復雜、開工時間緊、后期監管嚴。為確保工程如期招標,在審核時間不足20天、建設單位尚未完成報審清單編制的情況下,新區財政局綜合服務中心與第三方專業機構成立專項評審小組,由項目負責人牽頭,采取與建設單位“背靠背”的方式,同時開展清單編制,實時比對審核,極大節約了評審時間。審核過程中,評審人員充分發揮財政評審在嚴把項目支出、優化財政資金配置方面的作用,最終在報審金額27.42億元的基礎上審減6.96億元,對工程造價進行了有效控制。
同時,新區財政局加強對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等的全過程績效管理,提高財政運行綜合績效水平。
近年來,新區財政局堅持從源頭上把關,聚焦財政預算績效管理關鍵環節,將績效目標、監控、自評價管理貫穿財政資金使用全流程,于2020年實現區級部門績效管理全覆蓋。同時開展財政重點評價,選取8個重點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15個項目開展財政重點評價,并對區級所有部門開展整體支出財政評價,重點關注文化教育、社會保障、環境衛生等重點民生領域項目的產出和效益。今年,新區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全面上線,實現區本級和各開發區所有預算單位全覆蓋。
用心辦好民生實事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城市共建、成果共享”,經濟建設的最終目標是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讓百姓得到實惠。
近年來,新區財政局始終把保障民生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去濱海新區中醫醫院看病坐哪路公交?站名是什么?”2021年7月1日,濱海新區中醫醫院開業接診,隨之而來的就是周邊道路交通問題。新區財政局在調研中得知市民出行看病存在乘坐公交車不方便的情況后主動擔當作為,上門服務,與相關部門單位共同研究優化公交線路方案。最終,新區財政局協調公交線路調整增加“濱海中醫醫院”站,并在現有6條線路可達的基礎上,重點對骨干線路103路進行優化調整,目前可與近30條公交線路換乘。
近年來,新區堅持用心辦好民生實事,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和群眾幸福感,不斷加大民生支出力度。以2021年為例,新區僅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就增長了25.1%,在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的支出增長20.9%,在文化旅游與傳媒方面的支出增長17.4%,在節能環保方面的支出也增長了13.1%。
財政資金取之于民,回饋于民。新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府投資導向,持續加大對民生項目的支持力度,切實讓幼有所育、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在美麗“濱城”不斷取得新進展,促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新區人民。
“新區財政局將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打好財政政策組合拳,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民生領域投入,擔當作為、銳意進取,奮力開創新時代美麗‘濱城’建設新局面。”新區財政局負責人表示。
記者手記
管好用好財政資金,切實把錢花在“刀刃”上、花出效益,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能與精準性、可持續性,讓納稅人的錢花出最好的效果,把財政資金用于支持民生事業和市場主體發展,是財政部門的職責所在。近年來,新區財政部門切實扛起責任,主動擔當作為,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為全面建設新時代美麗“濱城”提供物質保障。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相信每個濱城人都能切身感受到身邊的巨變。新區財政部門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努力涵養財源稅源,著力提高促進經濟發展能力;深化統籌兼顧,打好財政政策組合拳,全力支持開發區和街鎮經濟發展,著力提高區域協調發展能力;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保障民生領域投入,為開創新時代美麗“濱城”建設新局面奮楫前行。
- 4-14· 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運輸貨物突破400萬標箱
- 4-14· 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運輸貨物突破400萬標箱
- 3-31· 雄安新區:將創新刻進“基因”里
- 11-18·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迎來新一輪利好
- 11-11· 雄安新區:創新,讓“未來之城”跑出“加速度”
- 11-4· 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今年運輸貨物超70萬標箱
- 10-17· 鄭州高新區:打造算力產業創新高地
- 10-14· 蘭州新區:打造西部高水平產業技能人才高地
- 9-19· 西部陸海新通道助力潼南檸檬走出國門
- 9-19· 西部陸海新通道今年以來鐵海聯運貨物超60萬標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