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飛馳感受“流動中國”的奔騰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鐵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技術、裝備、建設和運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載鐵路、高原高寒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以高鐵為代表,新時代新中國交通運輸科技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中國高鐵發展成就舉世矚目,高鐵發展成果惠及百姓,也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四縱四橫”高鐵網全面建成,“八縱八橫”高鐵網正在加密形成,高鐵已經覆蓋了全國92%的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
飛馳的高鐵,不僅帶來速度與激情,更讓夢想照進現實。“縮地成寸”,詩和遠方……曾經是多少人的魂牽夢繞。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不度玉門關,青海長云暗雪山,風吹草低現牛羊,……有多少美景由于遙遠,只能停留在詩詞的吟誦和腦海的想象之中,不能親自去欣賞、領略雄渾和壯美,留下不少遺憾。高鐵的快速發展,讓天涯變咫尺,“千里江陵一日還”不再是唐詩宋詞里的快感,而是在風馳電掣中賦予我們更多時間,讓我們的休息時間來一個重新分配,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向遠方,身臨其境、盡情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當然,乘坐高鐵追尋詩和遠方的人多了,也帶動旅游業蓬勃發展,帶動景區建設,讓遠方更具有詩情畫意。
奔騰的“復興號”,讓幸福就在眼前。中國高鐵經過十余年的奮力拼搏,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四縱四橫”高鐵網拉近了地區間距離,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半小時、一小時、兩小時的城市群、都市圈,公交化開行的高鐵動車組,在隨走即能成行中讓兩城一家生活變為現實。一方面緩解了人口聚集帶來的交通擁堵、空氣質量指數居高不下的大城市病。另一方面衛星城市房價低、交通順暢,人民群眾生活成本降低不少,幸福指數提高很多。再就是城市群、都市圈的形成,讓人們的節假日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同時,城市群、都市圈間城市相互補齊發展短板,讓發展的后勁越來越足。
如虹的高鐵網,架起東西部均衡發展的橋梁。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沿海發達地區與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差距仍然存在,近幾年來連接中西部和沿海發達地區的滬昆高鐵、貴廣高鐵等一條條高鐵,讓“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成為歷史,加快了資金、人才、技術、信息流通,同時實現了資源優勢互補,為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增加了原動力。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高鐵一通,轉換時空。當我們乘坐高鐵看美麗中國的時候,在我國4萬公里高鐵沿線,不僅風景如畫,而且高鐵新城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高鐵經濟帶正在形成。另外,隨著高鐵開通運營,也進一步釋放了既有鐵路線的運能運力,為“公轉鐵”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高鐵聯通內外、貫通城鄉,為掣畫鄉村振興藍圖增色添彩。高鐵的快速發展,激活了沿線地區旅游業發展的“一池春水”,從而帶動農家樂、民宿、餐飲、土特產銷售、商貿、交通、導游等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也讓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傳播,為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為鄉村振興增加更多著力點。
高鐵,不僅速度一馬當先,鐵路服務也在創新中實現質的飛躍。如今的出門旅行,動動手指就能購票,從12306平臺的多樣化服務,到刷臉刷證進出站,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我們的出行越來越便捷。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復興號高鐵動車組已經覆蓋31個省市自治區,展望未來,到2035年,全國鐵路網運營里程達到20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鐵7萬公里左右。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鐵路覆蓋,50萬人口以上城市高鐵通達。屆時,“流動的中國”脈搏更加強勁,在人享其行,貨暢其流中,民族振興步伐更加鏗鏘有力。(馮根新 李紅紅)
- 5-6· 高鐵線上的“探路先鋒”
- 4-28· 高鐵寵物托運是人性化服務的新跨越
- 4-28· 高鐵托運萌寵 旅途更添溫情
- 4-21· 高鐵與萌寵齊飛,創新與進步同頻
- 4-21· 高鐵票制革新:以“智慧杠桿”撬動民生紅利
- 4-21· 別讓高鐵“萌寵出行”中的溫情漸涼
- 4-21· “寵物坐高鐵”,鐵路部門以創新暖人心
- 4-21· 高鐵載 “萌寵”,溫暖 “雙向奔赴”
- 4-21· 高鐵寵運:溫暖旅程,共筑友好社會
- 4-21· 高鐵上的“毛孩子”:一面照見社會文明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