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鐵路筑深情 老區振興再出發
受限于地理條件、區位條件等綜合因素,老區振興發展的基礎仍然較為薄弱,而交通不暢成為制約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首要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鐵路在飛速發展的過程中,不忘來時的路,不斷助力革命老區在新發展階段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讓革命老區人民踏上致富路通暢路、產業振興路、紅色旅游發展路。
穿山引路解難題,老區出行無難題。地處東南丘陵的閩、贛兩省的老區蘇區,苦于群山環繞、交通不便久已,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成為當地經濟發展“卡脖子”的問題,是制約這些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瓶頸和短板。作為東南沿海通往中西南地區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將全線建成通車的興泉鐵路,不僅將徹底結束江西寧都、石城,福建寧化、清流、明溪、大田等原中央蘇區縣不通鐵路的歷史,形成連接福建與華中及西南、西北等內陸地區的鐵路通道,還將與京九鐵路、浦梅鐵路、贛瑞龍鐵路形成原中央蘇區鐵路環線,由此讓沿線的革命老區加速融入現代化交通骨干網絡,實現內聯外通,也為革命老區經濟循環之路塑“骨架”、造“通道”,讓老區人民出行之路不再難。
革命老區筑鐵路,脫貧攻堅致富路。產業是發展的根基,產業強則經濟強。革命老區要振興,產業持續發展是根本。通往贛南革命老區的第一條高鐵——昌贛高鐵自2019年底開通以來,沿線的革命老區依托這條“經濟動脈”,通過因地制宜規劃、實施“昌贛高鐵經濟帶”“高鐵新城新區”建設,重新布局經濟產業;根據鄉村資源區域稟賦推動特色產業區域化發展,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為革命老區創新發展加速助力;拓展城鄉發展新空間,昌贛高鐵進一步縮小了沿線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差距,推動農業與休閑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助力老區人民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紅色旅游奮進路,老區發展新思路。革命老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生態旅游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而紅色文化底蘊為紅色旅游業的壯大提供了精神支柱。往返于山西太原和革命老區呂梁興縣的“蔡家崖號”列車,結束了這個晉西北老區不通火車的歷史。在革命老區人民迎來了新生活的同時,也使鐵路發展與紅色旅游相得益彰。隨著當地紅色旅游日漸興盛,各地游客慕名而來,乘坐“蔡家崖號”前來參觀紅色文化。紅色旅游鐵路,將呂梁山區歷史、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最大程度轉化為經濟優勢,在促進當地旅游業及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把紅色記憶和砥礪前行的力量傳遞給每一名乘客,激勵著人們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接續奮斗。
萬里鐵路筑深情,老區振興再出發。《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指出,要完善革命老區的基礎設施網絡。革命老區曾經作為黨和軍隊的發展根據地,如今承載著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紅色精神力量。中國鐵路,在通往老區的鐵道線上,接過紅色“接力棒”,賡續紅色血脈,共筑革命老區欣欣向榮的美好未來。(苗瑞祥 鐵諫)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旅客發送量累計超1億人次
- 5-6· 長三角鐵路客流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5月3日預計發送旅客390萬人次
- 5-6· “書香鐵路”現象觀察:當交通樞紐變身全民閱讀新場景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5-6·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啟動 預計發送旅客1.44億人次
- 4-28· 鐵路安全“護苗”顯擔當
- 4-28· 下好鐵路貨運“一盤棋”,助力經濟“加速跑”
- 4-21· 鐵路12306開始發售5月1日車票
- 4-21· 鐵路五一假期運輸火車票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