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構建電子賦碼制度 形成唯一電子身份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推動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于6月21日公布。《方案》提出,推行物流全程“一單制”。推進單證票據標準化,以整箱、整車等標準化貨物單元為重點,制定推行企業互認的單證標準,形成綠色暢行物流單。
《方案》提出,到2018年,初步形成開放共享的交通物流體系,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較2015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20年,建成設施一體銜接、信息互聯互通、市場公平有序、運行安全高效的交通物流發展新體系,全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較2015年降低兩個百分點。
《方案》鼓勵開展跨國聯運服務。構建國際便利運輸網絡,建設海外集結點,增加便利運輸協定的過境站點和運輸線路,開展中歐、中亞班列運輸。鼓勵快遞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快遞業務,建設國際分撥中心、海外倉,加快海外物流基地建設。在具備條件的城市建設集貨物換裝、倉儲、中轉、集拼、配送等作業為一體的綜合性海關監管場所。
《方案》支持行業協會及會員企業制定出臺綠色暢行物流單實施方案,加快推廣“一單制”,實現一站托運、一次收費、一單到底。推動集裝箱鐵水聯運、鐵公聯運兩個關鍵領域在“一單制”運輸上率先突破。大力發展鐵路定站點、定時刻、定線路、定價格、定標準運輸,加強與“一單制”便捷運輸制度對接。
《方案》要求建立健全企業首站負責、安全互認、費用清算等相關制度。建立政府服務、企業管理、第三方監督的保障體系,確保企業對用戶需求及時響應和反饋。研究實施對賦碼貨物單元從起運地經運輸倉儲環節至目的地的全程監督服務,對物流各環節及時進行動態調整和應急處置,確保銜接順暢。
《方案》提出,研究出臺交通物流信息公開和數據開放相關管理辦法。加強各類平臺信用記錄歸集,逐步形成覆蓋物流業所有法人單位和個體經營者的信用信息檔案,根據信用評價實行分類監管,建立實施“紅黑名單”制度和預警警示企業、懲戒失信企業、淘汰嚴重失信企業的機制。
- 11-3· 制度引領激發增收創效新動能
- 10-13· 構建東北內通外聯大通道
- 9-19· 鐵路電子化補票優化出行體驗
- 7-7· 對電子客票創新與進步不妨多些期待
- 6-16· 電子支付日趨普及有助推動香港數字經濟發展
- 6-6· 全省唯一的“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 蘇州工業園區何以贏得“信任票”
- 5-27· 構建自貿港一流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 5-2· 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正形成
- 4-14· 河北將構建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體系
- 4-6· E3 電子娛樂展 2022 宣布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