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舉增運量,復工復產當先行
6月7日《經濟日報》報道,近日,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布數據顯示,5月份,國家鐵路貨運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累計發送貨物3.4億噸,同比增加2110萬噸,增長6.6%,單月貨物發送量再創歷史新高。
多舉措暢通大動脈,保民生穩生產。從今年年初開始,疫情在多地爆發,嚴重影響各地間物流運輸,鐵路部門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全國鐵路“一盤棋”優勢,與時俱進優化運輸組織,暢通物流渠道,保障民生物資、重點物資運輸。
眼睛向內,積極挖掘潛力,增加貨物列車開行數量,做到物資應運盡運。利用疫情期間客車停運釋放的運力,組織開行貨物列車;科學合理組織安排運輸方案,保證重載鐵路大秦線施工、運輸兩不誤,在集中維修施工期間,每日煤炭運量始終保持在100萬噸以上;全力以赴增加京哈、大秦、唐包、瓦日、浩吉等重點運輸通道貨物列車開行數量,最大限度組織萬噸煤炭專列開行;加大疆煤外運力度,讓新疆煤炭源源不斷到達內地。經過周密安排,使鐵路運輸能力得到進一步發揮,保證了發電廠等煤炭用戶的用煤需求。統計數據表明,5月份,國家鐵路共發送電煤1.1億噸,同比增長7%,全國363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平均達到33.4天,保證了發電廠用煤需求,為民生用電、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盯重點,精準服務,使電煤、涉農、防疫等國計民生重點物資及時運輸到位。農業是國計民生的根本,鐵路部門在糧食、化肥、農藥、地膜等農資運輸方面,依托新版95306貨運系統,全天24小時敞開受理業務,做到涉農物資應運盡運,應裝盡裝、快裝快運;同時對涉農物資實行優先審批、優先去向、優先配空、優先裝卸、優先掛運的“五優先”措施,實現計劃申報、裝車發運、到達卸車、貨物領取等環節無縫銜接,保證涉農物資及時運到田間地頭不誤農時。5月份,國家鐵路發送糧食、化肥502萬噸,同比增長28.2%,為糧食增產增收,讓中國人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當好馬前卒。
運用科技力量創新服務,使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跑出加速度,暢通國際大循環,為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奠定基石。經濟全球化時代,一個企業的生產,其零部件、原材料來自世界各地,銷售網絡遍布全球,由于疫情影響,制約了國際間物資運輸,影響了外貿企業生產和銷售。鐵路部門加強與海關、邊檢、外事等部門及沿線國家鐵路企業溝通協調,加強公鐵海聯運,運用95306“數字口岸”,以及“鐵路快通”模式,減少相互間接觸,增加無接觸式服務,極大地壓縮了貨物運到時限,提升了國際運輸效率,保證了國際大通道暢通無阻,助力我國外貿企業快速復工復產。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鐵路在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多措并舉暢通物流運輸渠道,在復工復產、助力世界各國共同抗疫和經濟復蘇中一馬當先。(馮根新 李白)
- 3-3· 三部門多措并舉促進航空口岸通關便利化
- 10-21· 四川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
- 10-21· 多措并舉保障電煤運輸暢通
- 7-11· 青島多措并舉提升入境游服務水平 做強做大郵輪旅游經濟
- 4-22· 多措并舉方能接下大客流這波潑天富貴
- 3-21· 多措并舉深化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
- 3-4· 多措并舉繪就春耕新畫卷
- 2-5· 多措并舉,打造幸福安全春運路
- 1-29· 從多措并舉的出行保障中感受春運歸途的暖意
- 1-4· 廣西多措并舉大力發展向海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