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村富民”如何實現?浙江打出四套組合拳
浙江在線2月23日(記者 祝梅 通訊員 唐豪)推進農民共同富裕,強村富民是關鍵。記者從22日召開的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暨糧食安全工作會議上獲悉,浙江將全面推進以集體經濟為核心的“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重點打好“標準地改革+農業‘雙強’”“宅基地改革+鄉村建設”“市場化改革+集體經營”“數字化改革+賦能創富”四套組合拳。
當下,浙江為何提出以農村集體經濟為核心抓改革?四套組合拳如何謀劃成型、如何出招?集成改革的“集成”又有何深意?記者就此采訪了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
以集體經濟為核心
增強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壯大集體經濟是牛鼻子。在杭州市臨平區喬司街道良熟村,去年村集體通過“村級留用地”置換取得1.88萬平方米小區沿街店面,將近800萬元的年租金收入陸續投入到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無障礙小區等建設工作中,還給村里的老年人發放共計價值210余萬元的生活、餐飲、保險等福利。
激活農村資源、資產、資金,讓村民共享發展紅利。浙江把深化“三塊地”改革作為農村集體經濟制度改革的突破性抓手,不斷充實農村奔向共同富裕的“家底”。創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實現形式,浙江探索建立土地流轉風險保障金、流轉費履約保證保險等制度,截至去年底,全省土地流轉率達到61.4%,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一,農民和村集體土地租金收入近90億元。
“創新經營機制,不光是為了盤活農村資產、資源,更要解決部分村難自強、難富民的問題,增強村集體的造血功能!笔∞r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浙江已全面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但仍有一部分相對薄弱村剛剛邁過標準線;不少村還存在資產資源碎片化、低效化,村集體經濟組織機構不夠規范,缺乏能力強的村集體帶頭人和經營人才等難題。
要實現共同富裕,必須破解行政村單打獨斗的困局。為此,浙江創新強村公司、飛地抱團、片區組團機制,通過要素資源統籌、多業態經營,探索集體經濟的區域均衡解法。去年底,嘉善縣多個街道共33個村的代表領到了共計1240萬元的分紅支票。這筆分紅源自這33個村“抱團”投資的跨區域多村聯建強村項目,以股份合作形式突破區域限制,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的參與村獲得了新的增長動能。
以創新聯動破題
強村富民之路怎么走?改革是根本動力。湖州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一條先進的安吉白茶數字化生產線即將迎來忙碌的春茶生產季。得益于湖州在2019年率先探索的標準地改革,企業在5.6畝農業標準地上建起數字工廠,日產能從10噸提升至20噸,可輻射周邊3萬畝茶園,帶動千余農戶增收。
瞄準農業配套建設用地“供地難、用地貴、拿地慢”等問題,湖州通過設定畝均帶動農戶、勞動力、投資、產出等準入標準,破解農業項目發展的空間難題。截至今年1月,湖州全市共有135個農業主體申請的農業“標準地”獲批,落實建設用地599.6畝。以標準地改革為引擎,近3年帶動當地新引進的投資千萬元以上農業項目已達466個。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前提。浙江打出改革組合拳,就是希望讓好項目有空間、有動力落戶農村,同時帶動人才、資金、技術的匯聚、生根!笔∞r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標準地改革+農業‘雙強’”這招組合拳里,改革發揮引領作用,農業“雙強”是驅動力,二者的組合著眼于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加強高質量農業項目投資招引,促進鄉村產業高質高效發展。
“深化集成改革,浙江旨在形成項目、政策、要素的賦能合力,重塑鄉村振興體制機制。”上述負責人說,四套改革組合拳瞄準興業富民、活權富民、強村富民三大重點。接下去,浙江將出臺農業標準地改革、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保障、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等意見,制定閑置農房激活改革方案等,持續完善落實“強村富民”的關鍵政策。
以市場化手段驅動
浙江提出,集體經濟的經營要與市場化改革相結合。
對如今的浙江農村來說,除了土地、房產,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資源也是“潛力股”。衢州常山通過一套統一的收儲標準,實現了對這些生態資源的分類包裝、策劃和開發。
“通過深化集體經濟經營機制市場化改革,全面激活鄉村資源,講求的正是更好實現資源、資產經營增值!笔∞r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浙江要推動集體產權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有機融合,還要用好“強村公司”、“飛地”抱團等創新機制,激活全省約8000億元的村集體資產。
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前提。來自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目前浙江縣、鄉、村三級已有千余家“強村公司”,平均每家強村公司年盈利200多萬元,年回報率達14.4%。
在去年全省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突破707億元的基礎上,今年浙江提出全省集體經濟總收入要達到770億元,年經營性收入50萬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達到50%以上,集體股份分紅達到105億元,全面消除集體經濟總收入20萬元以下相對薄弱村。
“強村富民,既是并列關系,也是遞進關系。”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農村資源的激活,對于浙江加快城鄉結構調整、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意義重大。浙江將總結義烏、湖州農業標準地改革試點經驗,深化紹興等市縣“1+5”國家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深化義烏、德清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等,加快試點帶動,推進“強村富民”改革星火燎原。
與此同時,浙江還將探索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盤活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房、爭取全省域農房財產權(含宅基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性權益;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制度改革,形成同權同價、同等入市、流轉順暢、收益共享的入市制度,依靠改革手段,形成推進農民市民化的強大動力。
- 9-12· 富民花綻放“山之南” 湖北開創產業援藏新模式
- 11-26· 河南侯集“電商+物流”:小錦鯉“游”出富民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