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助推“一帶一路”踏上新臺階
據中國經濟網2月9日報道,截至2022年1月29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5萬列、運送貨物超455萬標箱、貨值達2400億美元,通達歐洲23個國家180個城市,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從2011年3月開行至今,中歐班列依靠著安全快速、綠色環保、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的優勢,盤活了地方經濟,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實現了各國合作共贏的局面,在國際物流運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從“一條線”成為“一張網”,中歐班列編織出了中歐商貿的美好愿景。
對于歐洲國家而言,中歐班列的開行有利于歐洲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一方面,相比于費用昂貴的空運,中歐班列的物流成本更為便宜,極大節省了全程物流費用,降低了物流成本。另一方面,中歐班列的運營帶動了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為歐洲國家和當地民眾提供了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緩解了當地的就業壓力,從而助推了歐洲國家經濟發展。
轉觀國內,中歐班列的開行有力帶動了我國內陸城市的對外開放。比如景德鎮至莫斯科班列,將陶瓷、茶葉等產品銷出國門,讓世界認識江西的國際瓷都,再將莫斯科產的貨品運回國內,如此一來,中歐班列促進了文化與貿易的相互融合。從“單一出口”到“雙向互濟”,從“點對點”到“樞紐對樞紐”,從“口岸通道”到“樞紐物流”,中歐班列跑出了“加速度”,開行數量連年攀升,運營效率穩步提升,成為了我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
再者,對于民眾而言,中歐班列的開行符合當下交通運輸發展的趨勢。數據顯示,從中歐班列開行以來,聯通了中國62個城市和歐洲23個國家180個城市,鋪行路線達到73條。從“絲綢之路”到中歐班列的開通,從最初將國外優質產品“引進來”到中國產品“走出去”,中國始終堅持著開放、共享、合作,與世界各國互通互惠。這其中,中歐班列無疑是扮演著中歐國家之間的橋梁紐帶的角色,國外的紅酒、奶酪、家具等貨品進入國內各大商場,讓沿線民眾在國際合作中享受紅利。
汽笛聲聲,班列轟鳴。隨著“一帶一路”的持續推進,一條條“鋼鐵巨龍”滿載著“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國理念奔向世界,助推“一帶一路”踏上新臺階。相信未來,馳騁在亞歐大陸上的中歐班列會越來越多,進一步推動中國及沿線國家共同繁榮。(文娟)
- 6-16· 中歐班列歷年累計開行突破11萬列 發送貨值超4500億美元
- 12-29· 國際班列雙向互通,為經濟快速恢復注入“鐵力量”
- 9-29· 中歐班列(渝新歐):暢達“一帶一路”為上合組織發展添動力
- 9-15· 中歐班列逆勢上行 擴大中歐各國經貿往來
- 8-25· 中歐班列“東通道”逆勢增長助力國際貿易
- 8-22· 中歐班列與沿線國家共享發展機遇
- 8-22·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5.7萬列 貨值累計近3000億美元
- 8-15· 中歐班列高質量開行促共贏 集結中心作用凸顯
- 8-11· 中歐班列運量持續增長
- 8-11· 中歐班列“牽手”中越跨境貨物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