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深處掘進 三代“盾構機長”春節工地共值守
虎年春節,在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地下50多米深處,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正在停機保壓,進行全面維修保養,以最佳狀態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按照計劃,盾構機從2月9日起將開始繼續掘進,預計2月15日前后將穿越最大埋深59米處。
59米深意味著什么?屆時,“京華號”面臨的水土壓力將達到極限,相當于手掌上站一個160斤重的成人,且地質情況十分復雜,對盾構機的設備耐壓能力、密封性能等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為東六環改造工程量身定制,這個長150米、總重量約4300噸的 “巨無霸”從2021年6月正式掘進,目前已至1227環,成型隧道2454米。
春節前夕,記者順著30多米高的安全梯下到始發井,看到一段明亮、寬闊的隧道已初步成型。往前行進,溫度不斷升高,轟鳴聲陣陣,近六層樓高的盾構機頭部,18個藍色電機高速旋轉,帶動著530噸重的刀盤攪動切削土體,開挖下來的渣土沿隧道內長長的管道被輸送到地面的泥水處理廠,過濾沉淀后再循環使用。每掘進2米就要停下來進行一環管片的拼裝,再掘進下一環,不斷循環,隧道主體結構“一次成型”。
在施工現場,“5S是標準化的基礎”“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防微杜漸警鐘長鳴”等紅色警示標語格外醒目。
“挖得越來越深,壓力也越來越大。一個參數、一個操作的一丁點異常,都可能引發難以想象的事故!辈坏8平方米的操作室里,“盾構機長”王虎然時刻緊盯著屏幕上百多個參數,不敢有半點馬虎。
“以我目前的速度,差不多1小時30分鐘可以前進1環。然后就停下來進行管片安裝,在這一過程中,有一名機長助理需要進行旁站盯控,確保作業安全。另一名機長助理則用10分鐘整理編輯盾構掘進相關資料,再休息20分鐘,就要再次準備繼續掘進!痹诓僮鏖g隙,他對記者介紹說,這樣循環往復的動作一干就是12個小時。
除夕夜當晚,“守護”“京華號”的正是這位24歲的年輕人,今年也是王虎然在工地上度過的第二個春節。
“盾構掘進項目比較特殊,必須保持連續性,不能完全停工。我們和往常一樣,要輪流在操作室值班,時刻監控壓力、盾構機姿態等各種數據,保持開挖面穩定。同時,要及時補注盾尾油脂,確保密封的狀態。”他解釋說。
王虎然的師傅、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項目盾構副經理孫長松也主動選擇春節期間在項目留守!昂芸於軜嫏C就要掘進到隧道最大埋深處,現在是關鍵時刻,覆土埋深大,施工風險高,必須做好各項準備,讓設備達到最佳狀態,保證一次性快速穿越過去!
記者了解到,春節期間,中鐵十四局有近300名建設者堅守崗位,其中還包括孫長松的師傅、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項目負責人孫旭濤。 “三代”盾構機長在春節的工地以并肩作戰的方式團圓,共同為“京華號”保駕護航,也見證了中國大盾構事業的發展。
作為中鐵十四局大盾構的第一代“盾構機長”,孫旭濤的師傅陳鵬也每日會遠程調度指導現場工作。他清晰地記得,20世紀90年代,我國不僅盾構機依賴進口,甚至施工也依靠國外團隊,高價錢請外國工程師調試設備,安裝、維修零部件。當時國內盾構市場關鍵技術受制于人,想要學習參數計算方法、設備管理理念是不現實的。
我國技術人員一邊施工一邊摸索鉆研,通過反復操作、維修、保養等,慢慢掌握了盾構施工的基本要領。2007年,陳鵬參加了中標的南京長江隧道工程建設,這是在長江隧道項目中,國內施工團隊首次獨立使用大直徑盾構機施工。之后,我國盾構施工技術一日千里,如今多項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澳壳啊┤A號’盾構月掘進可以達到542米,這在二十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從南京過江地鐵10號線到武漢地鐵8號線越江隧道,再到蘇通GIL綜合管道工程,孫旭濤跟隨師傅陳鵬踏上了穿越江河湖海城的征程,也手把手教學帶出了徒弟孫長松。
代代相傳的精神在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項目得到延續。如今能獨當一面的王虎然,2020年7月之前還是一名土木專業的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培訓、實踐操作,他已迅速成長為一名成熟的“盾構機長”。
開盾構機要膽大心細——孫旭濤曾經告誡孫長松的這句話,如今也成了王虎然的行為準則。他和黃魯是“白+黑”搭檔,為了確,F場24小時有人負責,常常放棄休息時間,主動盯守在現場,在隧道洞門破除施工時三天三夜沒有合眼。就在1月25日,他們帶領的兩個工班剛剛完成了通胡大街風險源的穿越。
“這是我們第一次操作國產的大直徑盾構機,而且下穿的風險源也要比之前多,對個人來說挑戰很大,但也是很好的提升機會!睂O長松認為,一個合格的機長不只是要會操作盾構機,還要具備負責任的工作態度、鉆研求精的精神和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要能管理運轉從盾構掘進、同步注漿、管片拼裝、物流運輸、管路延伸等這一整個流水線作業的龐大系統。
一代又一代“機長”的實踐不僅推動了施工技術和流程的優化升級,還助力了中國盾構機自主研發快速更新迭代。
填補空白的超大直徑泥水盾構隧道同步雙液注漿技術便是典型代表!芭c傳統技術相比,該技術的漿液凝結時間從8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便能快速達到有效強度,實現對隧道的加固和地層的支撐!睂O旭濤介紹說。
在盾構機掘進中,刀具損壞了怎么辦?傳統的方式是帶壓換刀,這需要繁瑣的加壓進艙、減壓出艙等操作,耗時長,費用高,還存在安全風險。對此,施工人員提出了常壓換刀的設想,如今成為大盾構研制的常規選項,“京華號”配備的已是第四代常壓換刀技術。
“我們不斷根據施工需求去反饋優化設備,比如通過加長臺車以及增加管片轉運吊機提升了盾構機內部物料運輸效率,有效節約了時間。” 孫旭濤舉例說。
春節期間,孫旭濤和孫長松工作“不打烊”,每日對施工現場重點區域巡視排查,及時掌握盾構機的情況,確保春節期間施工安全。對盾構施工耗材及設備的盤點、儲存,滿足現場施工需求。他們不僅要關注做好現場管理人員及工人的協調工作,還要統籌2022年盾構掘進總體節點計劃,提前做好盾構機下穿鐵路等重要風險源的施工籌劃。
“希望‘京華號’盾構機平穩穿越,工程建設順順利利! 這是孫長松簡單樸素的新年愿望。
- 11-14· 草原深處貨檢忙
- 8-8· “白云”深處的慢火車
- 8-1· 沙漠深處斗熱浪
- 1-4· 大山深處的“慢火車”,凝心聚力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