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專列”讓學生返鄉之路更加便捷
據廣西新聞網10日報道,滿載636名學子的D9648次列車從南寧東站駛向桂林,拉開今年寒假鐵路專列運輸學生大幕。
把售票窗口“開”進校園,開展上門售票服務;通過實地摸排和調查和多個院校里學生的返鄉意向,組織和安排專門的“學生專列”……從種種舉措能夠看出,現在的交通部門對學生們春節回家這件事是越來越“上心”了。也能夠看見,現在學生們的回家之路十分順暢,春運期間學生回家的擁堵現象有了更加成熟的解決方案。
春運統籌運輸協調機制是方便旅客回家的重要方法論。最近幾年里,很多高校都有了提前放假回家的現象,還沒等著傳統假期來臨,遠在千里之外的學子們就早早地登上了返鄉列車。這要歸功于春運統籌運輸協調機制的建立,比如明確火車站滯留多少人的時候,就該疏導到什么地方去,加上屬地管理、信息發布等方面,進一步協調了旅客與運輸的關系。通過多方面協調,拿出成熟可靠的解決方案,讓原本春運期間客流“壓力山大”的老問題得到了緩解。
春運期間,學生流、務工流以及探親流是幾大客流群體。尤其是前兩者,更是因為其短時間內集中放假,在短短幾天內讓客流運輸曲線快速飆升,這給包括鐵路在內的多家運輸系統和單位造成巨大壓力,讓大量的工作人員為此不惜通宵達旦為旅客出行想辦法。所以說,疏導客流短期集中,采取錯峰放假、開通綠色通道甚至采用“專列運送”的模式來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其實是勢在必行的。一方面,這些解決方法大大提升了春運的運輸效率,緩解了運輸部門的運輸壓力,同時也讓回家之路走得更加平穩、順遂和舒適。
更需要看到的是,隨著我國鐵路發展事業的突飛猛進,每年都有數千公里的新線路投產,這些全新的交通基礎設施不僅大大方便了民眾的出行,并大大緩解了春運的“集中擁堵”,雖然旅客發送量年年攀新高,但是卻能讓整個春運變得更加有條不紊。加上數字化和智能化服務系統的快速提升,讓“回家難”“排隊難”“買票難”“乘車難”等多年存在的老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根本性前提。
“專列”模式,讓返鄉之路更加便捷。隨著鐵路等運輸部門的對春運服務體系和細節的大力重視,不斷推出各種優化措施和便捷通道,讓學生和務工群體的春節回家之路變得快捷、舒適和方便,為開啟“全新春運模式”作出了積極努力和貢獻。(李曉若)
- 12-15· 學子乘專列平安返鄉
- 9-22· 從“學生專列”品讀“民生情懷”
- 7-18· 開行專列助力旅游業恢復發展
- 7-18· “旅游專列”讓暑期出行“別樣美”
- 7-4· “旅游專列”讓流動的中國更具活力
- 6-20· 讓學生安全有序返鄉,彰顯鐵路“走心”服務
- 6-16· “高考專列”:護航學子圓夢 見證時代發展
- 6-13· 學生返鄉專列有速度更有溫度
- 6-9· “高考專列”功成身退體現民生溫度
- 6-9· 高考專列,努力交出溫暖學子的“服務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