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哈線上的鐵路“破冰人”
大寒小寒,凍成一團,進入臘月以后,東北地區溫度持續走低,吉林長春的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20℃。
1月5日,小寒節氣,京哈鐵路線1112公里629米橋梁旁,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長春工務段橋梁車間德惠作業組的6名職工,頂著嚴寒,在冰面上作業,破開冰面,引流地下水,防止地下水形成冰面上漲危及橋梁安全。受夏季降雨和地方排水影響,此處橋梁冰面從入冬開始不斷上漲,不及時清理,容易影響鐵路運輸安全。
“噠噠噠噠噠......”電鎬聲響徹橋梁兩側的空曠處所,作業人員手持電鎬,在橋梁兩側結冰的冰面上破開堅冰,形成一個簡易的河道,讓地下水順著河道流到下游,防止冰面越積越高危及行車安全,現場水流的涼氣和作業人員呼出的熱氣交織在一起,冰面上一片霧蒙蒙的景象。
“入冬以來,我們檢查發現冰面有上漲的趨勢,就開始將地下水引流,幾乎每天都到這來進行破冰作業,防止冰面上漲,春運馬上就要開始了,決不能因為此處隱患影響到京哈干線的安全運輸。”此次作業負責人李守印邊清理冰水邊說道。
冰面的溫度要比氣溫低很對,雖然“破冰人”們身著厚厚的棉服、棉帽,但不一會就會被冰面上的涼氣侵襲,帽子上結滿了厚厚的冰霜,褲子上布滿了冰渣,腳上的棉鞋被凍得硬邦邦的,連刨冰的大頭鎬都被冰柱覆蓋。但大家誰也沒有停下手中的活計,依然一刻不停地忙碌著。
“這個是我專門用來清理冰水的鞋,站在溝里面工作效率高,清理的還干凈,雖然有點冰腳,但這個鞋買的還挺值得。”橋梁工楊慶民自豪的說道。為了除冰方便,他自掏腰包購買了棉防水靴,派上了很大的用場。
“這冰用電鎬除比較容易,但是就是有一樣不好,蹦臉啊,冰渣蹦到臉上又涼又疼,但是工作效率高,只要這冰不影響橋梁的安全,這點困難也能克服。”休息間隙,年輕的橋梁工郭健說道。
“轟轟轟....”一輛旅客列車在破冰引流工作結束后,安全平穩的通過了作業地點,作業人員這才捂捂凍得通紅的臉,滿意的抱怨道,“這天是真冷啊!”
“地下水一直在流動,冰面也在不停上漲,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到這里來作業,隨著氣溫越來越低,我們作業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春運越來越近了,我們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但我們有信心打好這場攻堅戰,讓回家的列車平穩順暢。”作業負責人李守印堅定的說道。
寒冷天氣里,破冰人員在冰面上持續作業了4個小時,共破除堅冰30多立,有效的遏制了冰面的上漲,保障了鐵道線的安全暢通。
短暫的休息后,作業人員乘車趕往了下一處破冰地點。(中國經濟網記者佟明彪 通訊員 關賀賀 王鵬 李季春)
- 11-24· 仰坡上的“蜘蛛俠”
- 11-3· 京哈線第二階段集中修施工收官
- 10-10· 軌道上的京津冀,讓京畿“一盤棋”落子有聲
- 7-11· 味蕾上的“最美”,讓鐵路出行更有“味”
- 6-20· “線上+線下”,物流保供“店小二”持續發力
- 5-12· 京哈鐵路集中修施工啟動
- 4-11· 瑞士線上貿易蓬勃發展
- 3-21· 軌道上的京津冀助力打造現代化都市圈
- 3-17· 軌道上的“京津冀”,跑出幸福加速度
- 3-10· 軌道上的京津冀,為美好生活呈現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