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織密鐵路網讓國民經濟循環暢通
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交通要先行。“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國鐵路網絡不斷完善,運輸效率不斷提升,為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奠定堅實基礎。越來越密的鐵路網,推動形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動力。一條鐵路就是一條經濟發展帶,隨著鐵路網的不斷完善,人民的經濟發展水平,生活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十四五”開局以來,我國持續加大鐵路建設補短板力度。1月,京哈高鐵全線貫通,東北地區與京津冀兩大經濟板塊“握手”更加緊密。2月,徐連高鐵開通運營,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最長橫向通道——連云港至烏魯木齊的高速鐵路全線貫通,為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6月,綿瀘高鐵內自瀘段正式通車,瀘州、自貢自此結束不通高鐵的歷史。
進入到2021年最后一個月,僅五天之內,位于祖國最東端的牡佳高鐵、打通黃金旅游通道的張吉懷高鐵、連接老區與特區的贛深高鐵等相繼開通,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進一步完善。從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到人煙稀少的西北荒漠,通達四方;從過去的稀疏的幾條鐵路到現在“八橫八縱”密度極高的新時代鐵路網,為壯美山河譜寫了一幅獨屬交通的美麗畫卷。
目前,國內已有50條線路啟用了“鐵路e卡通”服務,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區等區域均實現高鐵公交化運行。在粵港澳大灣區,每天有近50萬人次通過鐵路通勤往返。高峰時段由廣州到深圳、珠海等地,每5到10分鐘就開行一趟列車,乘客也不需要提前買票。只需要通過“鐵路e卡通”軟件掃碼乘車,隨到隨走,從線下買票到電話購票的實行,再到網絡購票的普及,不論是電子客票的實行,還是“鐵路e卡通”的推廣,都最大程度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真正做到了“人享其行”。
鐵路線路既要通達城鄉,還要連接世界。隨著我國鐵路網的不斷建設,我國的鐵路建設已經發展至國外,自12月3日中老鐵路開通至今,從昆明、重慶、南京等地,都相繼開行了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平均運輸成本降低20%以上。與此同時,中歐班列開行范圍不斷擴大。今年1至11月,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13817列,運送貨物133.2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23%、30%。鐵路的發展使我國與外國其他國家的經濟交流日趨嚴密,經濟發展不斷加速。不僅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更帶動了鐵路沿線國家經濟的復蘇和發展,彰顯了我大國之擔當。
時代洪流不斷向前發展,中國鐵路建設不斷完善,經濟發展水平再創新高。以鐵路作為名片,向世界展示領跑的氣勢,在交通強國的優勢中不斷發展。(劉雅萌)
- 6-16· 多地加速布局中醫藥全產業鏈
- 6-13· 加速人才團隊成長 這個園區有全鏈條支持舉措
- 6-9· 大灣區加速建設全球貿易數字化領航區
- 4-18· 騰訊加速器宣布升級,停止加速外服業務并開通退款通道
- 1-10· 織密西南鐵路交通網 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
- 12-15· 織密發展鐵路網,打通人民幸福路
- 12-8· 廣西織密通達中國與東盟國家快速交通網絡
- 7-15· 雅迪加速科技創新投入,打造硬核技術實力
- 12-28· “全民加速奔小康”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
- 12-14· 攜手加速5G手機普及 中國聯通獲京東金榜合約機最佳合作伙伴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