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10種新產品全球首發 瞄準一流創新城
姜楠 本報記者 | 安然
“流觀山海圖,俯仰終宇宙”。近日,第二屆青島創新節的重要活動之一——“2021青島創新節·創新產品發布會暨山海·創”平臺發布活動正式舉辦。10種具有顛覆性創新價值的新產品全球首發,涵蓋了新材料、大數據、互聯網、現代農業、航天科技等眾多領域。賽輪集團的“液體黃金”輪胎,歷時近10年,有力推動橡膠輪胎行業高質量發展;即發集團的無水印染,讓傳統制造業產業煥發新生;銀河航天的柔性太陽翼,以創新賦能高端裝備……這些先進的創新產品和技術,證明青島這座城市已然成為一個鏈接全球創新資源的優質平臺。
在中國社科院近期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9次報告》中,青島在2021年全國各個城市科技創新引領力的排名上升5位,位列第10名,首次躋身科技創新“第一梯隊”,也是前十名中除北京外唯一的北方城市。
在科技部公布的《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監測報告2020》中,青島位居第10名。
在前不久發布的《2021中國城市科創實力調研報告》中,青島成為“科創領軍城市”,城市科創研發能量、轉化能力及綜合能力都位列全國前十。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青島位列“最佳科技集群”全國第10名、全球第53名。
在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青島12個項目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技術發明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0項。
從青島一貫具有優勢的海洋領域來看,根據世界海洋科技大會發布的海洋科技指數,青島蟬聯中國大陸海洋科技指數第一名,位列全球海洋科技指數第二。
上述成績的取得,證明科創領域已經成為青島光彩耀眼的領域之一。
日月行空,周而復始,不日新者必日退。“十三五”期間,青島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56項,有效發明專利達到38549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41件,位居山東首位。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青島繼續將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更加重視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不久前,海爾集團牽頭組建的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獲得批復,這也是家電制造領域唯一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依托于青島國創智能家電研究院有限公司組建。海爾龍頭企業聯合行業骨干力量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形成賦能行業的生態,持續提升中國家電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本次“山海·創”所打造的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國家級科技創新發布平臺,對于青島高起點實施“十四五”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造創新城、國家重要的未來產業城、全國知名的灣區科創走廊等,將產生深遠的積極影響。
截至目前,青島已有6000余家企業通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上市高科技企業總數已達36家,2021年底高科技企業總數有望突破5400家。在青島市科技局公示的2021年度高科技企業上市培育庫擬入庫企業名單中,共有80家企業被納入2021年度高科技企業上市培育庫。自2019年啟動高科技企業上市行動以來,青島已有17家高科技企業登陸A股市場,還有20余家高科技企業已經進入上市輔導及排隊審核階段。
青島始終堅持讓企業在科技創新中擔綱“主角”,成為推動新興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例如:賽輪集團采用新型胎面膠材料制造而成的“液體黃金”輪胎,可使轎車胎的滾動阻力降低30%以上,卡車胎的滾動阻力降低40%以上。即發集團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以二氧化碳為染色介質,徹底實現了染色過程的無水化和無污水排放,顛覆了傳統的染色過程,使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持續領跑。
如此“硬核”的科創表現,來源于切切實實的“生態”涵養。今年以來,華夏基石(中國)企業總部基地已引進企業23家;春光里打造“青島智谷”,已引進注冊244家泛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創業黑馬獨角獸加速基地累計引進注冊企業80家。同時,本地頭部企業打造的專業孵化器也成為發展“標桿”,海創匯在青島建立7個加速器,加速項目346個,總估值達1600億元,已孵化上市公司2家、獨角獸企業3家、高科技企業26家。
“山海·創”發布會成為面向國內科創產業的會客廳,助力更多的創新產品實現在青島發布、轉化、創造,推動青島成為國內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并為其對標國內乃至國際一流創新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 4-14· 10趟列車試點,寵物能上高鐵了!
- 4-7· 10年間京津冀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增長5000余家
- 3-3· 10個城市啟動第二批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
- 2-3· 10個人里3個是旅居客,云南元江憑啥如此“吸粉”?
- 12-12· 13年“10萬+” 中歐班列駛向開放共贏“新里程”
- 12-9· 10月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12-2· 山西前10個月煤層氣產量超過去年全年
- 11-21· 青島持續推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發展
- 11-21· 青島持續推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發展
- 11-21· 青島持續推動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