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開啟運輸“私人定制”新方式
近日,滿載50個集裝箱,裝有中國家電行業領軍企業“海爾”生產制造的家用電器的X8059次中歐班列(沈陽——莫斯科)“海爾”日日順專列,從沈陽東站駛出,奔向8000余公里外的俄羅斯莫斯科別雷拉斯特站,標志著中歐班列首列“海爾定制專列”成功首發。
此次作為中國外運首次為中國家電制造業標桿企業“海爾集團”定制的專列,成為了中國外運中歐班列定制化產品和服務的又一次新實踐,以更加精準、更具導向的服務,又一次扛起了中國外運物流的使命擔當,架起了中國制造“走出去”的橋梁紐帶。
打開國際貿易“黃金通道”。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全球一體化進程的逐漸加快,“走出去”面對更加廣闊的市場,參與到世界經濟發展的舞臺上同場競技也成為了中國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更加便捷、快速,穩健的交通方式就成為了企業不斷深化改革發展中的“剛需”,其中鐵路運輸作為陸路交通的主流方式,它的作用更加顯而易見。加強自身的發展,更好的承擔起重要物流載體的責任,扛起貿易運輸的擔當,這是時代給“國貨外運”下發的一張全新的答卷,相信也唯有在不斷的開拓創新中,以更加個性化的定制,更加強有力的運輸支持,真正發揮“穩鏈、固鏈、強鏈”的作用,才能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注入 “強心劑”,同時也將促進周邊經濟貿易共同發展。
穩健開通運輸“動脈”。疫情所帶來的全球口岸、港口的大擁堵,造成的是企業發展中運輸鏈條的斷裂。在這樣的形勢下,中歐班列帶來的不僅是企業發展的“健康大動脈”,更是中國鐵路在全球共同抗擊疫情中做出的巨大貢獻,為鐵路沿線城市的抗疫工作輸入了源源不斷的力量。尤其是在物資緊張,運輸擁堵的大環境下,中國鐵路更是以穩健的運輸服務、安全的運輸方式,讓全世界看到了肩膀上所抗的使命與擔當。擔當作為的同時,這也成為了中國外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與祖國共命運,同時代共發展”價值觀最直接的體現,架起了一座“共抗疫情,攜手發展”的橋梁。
改革發展的“必由之路”。新時代、新環境、新挑戰,帶來的必然是全新的服務和不斷的發展,需要我們以更快的腳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緊跟時代潮流,在創新創優中更好的承擔起國際運輸任務,這也早已成為了中國鐵路發展的必由之路,此次“海爾定制專列”的成功首發,可以說是一次嘗試,也是中國鐵路在新時代背景下做出的改革與創新,將會更加符合國家經濟發展需求的要求,在助力國家發展的同時,更為中國企業的發展注入了嶄新的活力,勢必會為企業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中歐班列已然成為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黃金通道,架起國際間迅速發展的“時代橋梁”,這是中國鐵路在疫情之下的責任與擔當,也將以更加強大的使命感開展時代發展的新需求。(閻野小陸)
- 6-23· 下個月鐵路實行新運行圖,有這些變化!
- 12-29· 拓展“鐵路版圖”,勾勒交通強國“發展畫卷”
- 12-26· 新成昆鐵路12月26日全線貫通運營 成都至昆明最快7.5小時可達 車票已開售
- 12-26· 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建設順利
- 12-26· 長三角鐵路貨運單日裝車年內11次刷新紀錄
- 12-26· 浩吉鐵路萬噸重載列車累計開行突破八百列
- 12-22· 中老鐵路為沿線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12-22· 格庫鐵路開通兩年有力服務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12-15· 鐵路貨運高位運行助推經濟發展
- 12-15· 國家鐵路1至11月份發送貨物35.71億噸 同比增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