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馳騁描繪多彩幸福民生畫卷
在祖國廣袤大地上,“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日漸清晰,越來越多的城市步入“高鐵時代”,地域間的文化交融,城市間互聯互通,民生質量大幅提升,美好新生活在新時代中得到最好的詮釋。
路通于足下,牽系于心間,聚力于發展,改善于民生。截至2020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4.6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3.8萬公里,高速鐵路對百萬人口以上城市覆蓋率超過95%。“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沿海經濟發達地帶借高鐵向內陸腹地延伸,城市間逐步形成“一小時經濟圈”“兩小時經濟圈”的新格局,很多類似琿春這樣的“偏僻城市”,借力于高鐵開通,成為了旅游勝地和進出口貿易重要交流樞紐,讓“千里江陵一日還”“詩與遠方”的期盼變為現實。
據悉,沈陽至佳木斯高鐵牡丹江至佳木斯段于2021年12月6日開通運營。作為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主要建設項目和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點鐵路工程項目,也是目前全國最東端的高寒高鐵。其與既有的哈牡高鐵、哈佳鐵路共同構成黑龍江省東部高鐵環線,進一步完善了東北地區路網結構,也勾畫了沿線各城市以哈爾濱為中心的兩小時、三小時經濟圈。由此,不僅將進一步優化國內外游客行于白山黑土之間,飽覽北國風光,切身感受東北地區風土人情,也將助推沿線地區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使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取得新成就。
一路通,百業興。從白山黑水到彩云之南,從“最北一橫”到“沿海大通道”,一條條新線的開通,不斷縮短城市與城市間的距離,拓展了區域間的發展空間,也惠利了人們生活。近日開通的張吉懷高鐵串聯起武陵源、天門山、芙蓉鎮、猛洞河、鳳凰古城等著名風景區,當地政府把握機遇打出一套“農旅組合拳”,大力推廣鳳凰古城、土家風情園、澧水船說等旅游勝地,結合農產品示范基地落成,形成湘西特色農旅產品輸出。鄉村的振興在當地經濟發展中得以實現,務工人員也因家鄉的變化回流致富,這讓湘西高鐵“美”得更具蘊意。
高鐵如筆,繪彩中國。一條銀色巨龍奔跑在今天的新長征路上,串起了風景如畫,串起了流動的文化長廊,串起了區域間的發展并進,也串起了滿滿的民生幸福,讓新時代中國更加絢麗多彩。(宋文強)
- 5-6· 高鐵線上的“探路先鋒”
- 4-28· 高鐵寵物托運是人性化服務的新跨越
- 4-28· 高鐵托運萌寵 旅途更添溫情
- 4-21· 高鐵與萌寵齊飛,創新與進步同頻
- 4-21· 高鐵票制革新:以“智慧杠桿”撬動民生紅利
- 4-21· 別讓高鐵“萌寵出行”中的溫情漸涼
- 4-21· “寵物坐高鐵”,鐵路部門以創新暖人心
- 4-21· 高鐵載 “萌寵”,溫暖 “雙向奔赴”
- 4-21· 高鐵寵運:溫暖旅程,共筑友好社會
- 4-21· 高鐵上的“毛孩子”:一面照見社會文明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