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肩攜手構建可持續交通發展政策體系
“當下,需要什么樣的政策和制度來鼓勵可持續交通發展?如何加速可持續交通轉型?怎樣才能公平保障每個人都能享受可持續發展成果?私營部門如何更好地參與到可持續交通發展進程中?”10月16日,在第二屆聯合國全球可持續交通大會第五場主題會議現場,國際運輸論壇秘書長金楊泰開場時就拋出了一系列問題。
近年來,可持續交通的概念不斷發展,其內涵也越發豐富,需要國際各方通力合作、攜手推進。在此背景下,會議中方聯合主席、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與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以及來自全球政界、商界和學界的8位代表齊聚一堂,通過線上、線下形式聚焦可持續交通政策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為可持續交通轉型、普惠、綠色注入新動能。
政府主導展示政策決心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近年來,為適應全球形勢變化,中國交通運輸部門進行了大部制改革,推進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和郵政多種運輸方式深度融合發展。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不斷地制定完善交通政策,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我們堅持規劃引領,發布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等文件,為交通可持續發展明確方向。我們堅持多方共治,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和公眾組成合力,構建協同高效、共同參與的可持續交通治理新格局;我們堅持法治建設,推動《鐵路法》《公路法》《港口法》《海安法》《民航法》《郵政法》等法律法規制修訂;推動形成系統完備、相互銜接的綜合交通法規體系。我們堅持深化改革,完善投融資方式,優化營商環境,建立了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和與之相適應的體制機制。”馮正霖在會上分享了可持續交通發展的“中國經驗”。
在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能源司司長塔里克·埃姆塔伊拉看來,可持續交通是一個廣泛的話題,各個地區的交通運輸發展是非同質化的。他認為,政策代表了政府對綠色可持續交通發展的決心,需要更多的投入。“許多國家政府展示了其堅定的決心,這不僅僅體現在交通運輸行業的‘去碳化’,更體現在努力營造一個可負擔的、安全的交通運輸環境。”
交通和發展政策協會負責人希瑟·湯普森表示,可持續交通發展的政策制定應當有獎有罰。“用獎勵方法鼓勵人們使用利于可持續發展的交通方式,例如騎自行車;用處罰的方式降低人們使用不可持續的交通方式,例如讓開車的成本更高,收取擁堵費等。”她表示,公共交通應該被視作寶貴的公共財產并得到政府的扶持,這樣在危機時刻才能確保順暢運轉。
公正普惠成為發展基礎
聯合國報告顯示,可持續交通發展目前還面臨著諸多障礙,例如增進平等、消除貧困、應對氣候變化等。這意味著,政策的制定不能僅僅考慮少部分人群,更要面向更多群體和部門。
“我們是認真的”政策經理蘇菲·潘特表示,推動航運業和航空業能源轉型,需要保證轉型過程的公正性。她認為,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工人失業的情況,這就需要社會為他們提供妥善的就業培訓,此外還要確保發達國家電動車轉型過程中不會給發展中國家造成新的負擔。
國際運輸工人聯合會秘書長斯蒂芬·科頓格外關注發展中國家和南半球國家的能源和交通運輸轉型問題。“對我們來說,轉型意味著質量和民主,要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他指出,疫情期間海運業遭受了巨大影響,很多工人冒著生命危險工作,呼吁跨國公司攜手為船員提供政策關懷。
德國漢堡庫納物流大學物流學教授艾倫·麥金農指出了可持續交通發展中二手車輛循環利用的問題。他認為,貨運業低碳轉型將不得不面對發達國家將本國淘汰柴油車投放到發展中國家處理的負面情形。同時,他強調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發展中國家欠缺整合、豐富的數據,在這方面尤其需要政策的支持。”
實現可持續交通發展已成為全球的共識,也是中國的國策。“我們大力發展綠色運輸裝備,電氣化鐵路里程占比已經達到72%;主要港口基本實現了岸電全覆蓋,減少了環境污染。”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志寰介紹,為實現交通轉型發展,中國正加快智能交通建設,推動多樣化運輸服務,構建智能安全監管體系,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
政策創新助力可持續交通發展
可持續交通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基礎設施、運輸服務和交通裝備等方面的資金需求巨大。如何獲得可靠、持續的資金來源至關重要。
“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不僅僅在促進我們的車輛轉型,也在轉變我們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如果沒有正確的政策,沒有正確的投資方案,這一場技術革命很可能會讓情形進一步惡化。”歐洲投資銀行副行長克里斯·彼得斯表示,政府在可持續交通投融資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果想動員私營企業參與到交通建設過程中,政府就必須需要建立起一個可靠、穩建的監管體系。
交通運輸部科學院研究院院長石寶林指出,中國交通跨越式發展的背后,離不開投融資政策的創新。“近年來,交通運輸行業通過發行政府專項債權、推行政府和社會資本PPP建設,建立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引導社會資本的進入。”石寶林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中國交通PPP項目已占全國PPP項目投資總額的33.9%。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能源司司長塔里克·埃姆塔伊拉建議,在政府、交通運輸產業和燃料能源領域建立一個協同合作的政策,以此來開展公私合作,為可持續交通發展提供低碳燃料方案。“例如,通過長期規劃,以公共采購的形式去鼓勵清潔燃料的使用。”塔里克·埃姆塔伊拉說。
- 11-14· 寶奇攜手中國兵器一機集團旗下數構科技,共繪內蒙古產業數字化發展藍圖
- 9-2· 攜手各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發布
- 7-4· “空鐵攜手”助力西部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 6-6· 浙川攜手 產業提升賦能巴蜀大地鄉村振興
- 5-9· 攜手共富——長三角一體化促進共同富裕的示范探索
- 4-11· 港鐵攜手合作 促成鐵礦粉“公轉鐵”
- 2-29· 四方攜手推動新疆畜牧業高質量發展
- 2-26· 銀鐵攜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 11-30· 攜手將數字貿易打造成為共同發展的新引擎——從數貿會看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 7-13· 皖浙攜手,共下合作發展“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