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手東航,跨越“空中優勢”再升級
5月29日,跨越速運與東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上海華港雅閣酒店成功舉辦,跨越速運集團董事長胡海建、東航物流副總經理王建民出席此次簽約儀式并致辭。在儀式上,雙方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推出了航空貨運的新模式——“客改貨”與“客貨融合”并行。此舉也標志著在“后疫情時代”,航空業和物流行業的合作將會邁向新的臺階,書寫速運行業的新篇章。
這一“大舉措”在我國物流行業改革的態勢下顯得尤為前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一視同仁支持各種所有制航空貨運市場主體發展,鼓勵航空貨運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合重組,為經濟復蘇全面賦能。中國民航局也發布了多項舉措,鼓勵企業提升航空貨運能力。三月期間,全貨機貨運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3.7萬噸,同比增長31.1%。
跨越攜手東航物流,“客改貨”運輸模式更新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不少行業形成了沖擊之勢,也讓各行各業萌發憂患意識,積極開展自救行動。這無形之中,加劇了企業間的命運共同感,也把彼此間合作迅速提上了日程,一起攜手渡過行業的“寒冬期”。
在這一特殊時期,主營“限時速運”服務的跨越速運誠意邀約各航司,開展了貨運模式的全新嘗試,成功解決運力下降的僵局。根據跨域速運與東航物流的約定,跨越速運為東航的“客改貨”提供有力支持,從組織貨源、航空運行、安全保障等各個環節統一部署、精心安排,促進東航“客貨融合”模式順利開展。在合作框架下,雙方還將打通航運智能系統,實現信息無縫對接:每5秒鐘對接一次數據,實時獲悉各個航班的準點情況。此舉不僅進一步推動企業客戶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運轉,還能減少航司因旅游經濟萎縮閑置的客運用機資源,以創新的“客貨融合”、“客改貨”模式,積極探索“后疫情時代”航空貨運的轉型之道!
跨越速運用雙重貨運模式確保航空運力充足、物流暢通,展現了快速應變的能力。而這是與跨越的“航空基因”和多年深耕航空物流的經驗分不開的。
貨急找跨越,“空中優勢”打造速運名片
“硬核”的服務可以為企業打下良好的口碑,成為行業內立足的基石。如果用一句話介紹跨越速運,那么這句話一定是“貨急找跨越”。
資料顯示,跨越速運成立于2007年,在業內率先推出當天達、次日達、隔日達等三大跨省時效產品。彼時,速運行業內還未真正意識到限時件、航空件背后巨大的市場需求,也因此跨越憑借高瞻遠矚一舉開創了“國內限時”的行業先河。
2009年,跨越夜航包機實現“夜發晨至”的特別時效;2017年將國內跨省速運服務從“跨省8小時”提速到“跨省6小時”。發展至今,跨越一直在打造自身的“空中優勢”,夯實航空貨運實力。深厚經驗也讓跨越在疫情初期就覺察到運力難題,適時向航司釋放了加深合作的信號。前瞻性的行業布局為跨越速運帶來了日均近2000噸的航空貨量,相比同行業競爭對手領先一個身位。
創新模式,開啟行業未來
據了解,跨越與東航物流此番對于“客貨”運輸的創新模式一拍即合也源于雙方已積累的合作基礎。雙方合作緣起2017年,近年來隨著合作逐漸深入,貨量也得到穩固增長,跨越更是東航每年答謝會的“常客”。此番兩個行業內重要玩家的“強強聯手”不僅為“后疫情時代”運力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也促進了速運行業向時效性、便捷性進行更深入的延展。
交通不暢,百業難興,物流行業深深牽動著我國經濟復蘇的進程,尤其受物流聯動的上下游產業更需要“輸血”系統的平穩運作。當前,中國物流業市場規模位居全球第一,物流系統的戰略升級將關系經濟復蘇的后勤保障。古語有云“與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此次跨越與東航物流戰略合作,在打通物流運輸‘大動脈’的同時,將繼續優化暢通企業生產運營‘微循環’,確保企業客戶原料供得上、產品出得去,助力客戶企業共同發展,并催生了航空貨運形式的全新升級。
跨越與東航物流合作的創新模式,不僅收獲了行業內的一致好評,更讓外界對未來航空貨運領域的升級協作給予了更多的期待。
- 5-30· 東航物流正式成立冷鏈公司
- 5-29· 高鐵牽手“文旅”助力旅客溫馨出行
- 12-1· 站站“手牽手”實現互助雙贏
- 2-7· 成都牽手行業巨頭 開啟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
- 2-8· 順豐牽手成都鐵路港打造全國首個鐵路跨境綜合服務平臺
- 9-17· 杉巖牽手阿里云,混合云存儲生根發芽
- 8-27· 韻達牽手江鈴汽車進一步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 4-24· 泉州牽手拼多多啟動“海絲精品·好貨不貴”產業直播節
- 4-14· 阿里牽手韻達,一統快遞江湖?
- 12-1· 天貓牽手百果園孵化旗艦店,消費服務更趨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