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城中的“鬧市”,他們不只是鐵路衛士
兩天前剛剛坐Z258路過武漢,真真切切地看到空曠的街道,遠處星星點點的燈光,看那兒的星星很亮,原來那是戰“疫”中的“藍色微光”;疫情期間的武昌站,安靜的站臺,站臺電子屏打著“武漢站疫,感恩有你”。看那兒堆成山的物資,原來那是鐵路人肩膀的力量。無數物資經過鐵路人的肩膀轉運到醫護人員的手中,為戰“疫”提供源源不斷的保障。
筆者有同學就戰斗在武昌站,沒有鐵路運輸大動脈的物資供應,沒有武昌站工作人員的日夜堅守奮戰。武漢,牽動著全國的心。馳援武漢,鐵路義不容辭;快裝快卸,武昌站敢于擔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武昌站人爭分奪秒火速組織卸車、轉運,為疫情防控阻擊戰搶速度、爭時間。在這里,交付就是硬道理。為我們這些默默無聞、肩扛重任的鐵路人打call。
讓我們走近戰“疫”中的“藍色微光”。他們是一群身穿藍色制服的裝卸工群體,看他們如何打通支援抗疫一線物資的“綠色通道”。“備用口罩拿了沒有?”,“護目鏡、手套全部戴齊全了”,“工作服拉鏈拉到頭,褲腿扎好”……,“1!2!3!”裝卸工的號子聲,在深夜空曠的站臺上回響。這是疫情期間武昌站司空見慣的場景。“為了行包工作人員安全,每一個準備細節出勤前都反復強調。”武昌車站行包車間主任馮慶慶說。4個貨欄有序碼滿,駕駛員蔡師傅立即啟動,將貨物運往100多米外的中轉倉庫。一車運到,卸下貨欄,他再次前來,一趟接一趟轉運。
看這這些物資就覺得他們真的好辛苦!每一個在疫情期間默默無聞工作的人都是英雄!泰山很重,是因為你沒有感受過鐵路人肩膀的力量。武昌站行李員鄒云介紹說,疫情發生以來,行包車間平均每天大約要裝卸轉運7000余件防疫物資,運送物資的“帶貨”列車,大多都是凌晨抵達。一個通宵班里,裝卸工人平均要搬運400件貨物,駕駛員人均往返轉運50多趟。“就是要快!要確保抗疫物資盡快轉運進倉庫。”裝卸工們一邊說,一邊擦著汗水。靜城中的“鬧市”,他們不只是鐵路衛士,行李員這次確實付出了很多,沖在了第一線。鐵路戰疫最前沿的最美逆行者。為這些默默無聞、肩扛重任的鐵路人致敬
因為是體力勞作,行包裝卸工有個習慣,在行包運輸的高峰期,渴了就把水含在嘴里后吐掉或者小小的抿一口,為的就是減少上廁所的頻率。“雖然要搶時間,但我們在保證快裝快卸的基礎上還要做到嚴格執行作業流程。這都是重要的物資,我們要確保完好。”行包裝卸工楊蘭說。
筆者想說你們辛苦了,你們的忙碌終將有所收獲,疫情終將會被戰勝。疫情得以控制,離不開每一個努力的中國人。無數物資經過鐵路人的肩膀轉運到醫護人員的手中,為戰“疫”提供源源不斷的保障。用心服務,確保疫情期間鐵路運輸順利暢通。是一滴滴汗水,一顆顆誠心,筑牢抗疫的堤壩!感恩所有默默為武漢戰疫奉獻的人!
周安成
- 11-21· 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圍擴大
- 11-18· 城中村改造將擴圍至近300個城市
- 5-13· 假日中的堅守
- 2-15· 春運中的火車 為春節里的出行注入幸福底色
- 2-8· 冰雪中的守護者:北京西站D49次熱備列車破冰啟航 溫情護航春運歸途
- 11-27· 廣州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鍵” 城市更新再上新臺階
- 12-1· 塵煙中的鋪路人
- 3-17· 奮進中的“火車頭”用行動詮釋綠色低碳
- 2-24· 春運中的“無名英雄” 蘭渝線上的“超級替補”
- 1-17· 大涼山中的“綠巨人”載夢駛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