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典型事跡系列報道十九】守護在防疫一線的鐵路護路人——記江西省分宜縣鈐山鎮鐵路護路員楊新春
“千萬聽話別出門啊!吃了飯就呆在家里,不要亂轉,尤其是不要到鐵路上去散步。”這是他說的自己都嫌煩的一句話,可是再煩,為了這一方村民的安全,他還是逢人就說著這句話。他就是江西分宜縣鈐山鎮新祉村鐵路護路員----楊新春。
面對突如其來疫情,這位50多歲,有著7年鐵路護路工作經驗的老黨員,沒有退縮,始終堅守在鐵路護路第“疫”線。
江西省分宜縣新祉村有10個村小組200多戶700余人緊挨著分文鐵路,這條長約4公里的鐵路將該村一分為二,穿村而過,村民經常在飯后閑余到鐵路線上散步聊天,為了讓村民少出門聚集在鐵路上,他經常出沒在鐵路沿線,清晨、午間、傍晚都有他的身影,4公里代表全路段、8公里代表1個來回、16公里代表2個來回,就這樣他每天都要巡查幾個來回,疫情期間巡查里程近200余公里,勸導村民在鐵路沿線散步20余起,排查沿線耕牛6起。
(楊新春勸阻村民不要在鐵路上散步)
(楊新春傍晚勸散在鐵軌閑坐聊天的村民)
每次他都是帶著發現問題的心態去開展鐵路巡查工作,沉下身子彎下腰認真地查看鐵軌與枕木之間固定接口是否完好,不放過沿線上存在的任何安全隱患。2月25日,在鐵路線上巡查時發現一處電纜裸露在外面,井蓋擱置在一邊,他立馬將重達幾十斤電纜歸攏放置好,且與另外一名護路員合力將井蓋蓋好,及時消除了一起安全隱患,保障了鐵路運行安全暢通。
(消除井蓋被打開電纜裸露在外安全隱患--前后對比照)
(楊新春查看鐵軌與枕木之間固定接口是否完好)
除了每天固定時間的鐵路巡查,他還在白社鐵路道口值守,登記過往車輛信息、測量體溫、消毒......一天下來就是10多個小時,已經連續工作20多天。
2月15日正在交接班時,楊新春突然一陣頭暈目眩,和他一起值守的隊員感到吃驚。原來每次到了飯點時,他都先讓其他值守人員先回家吃飯,等他們回來換班后他再回家吃飯,在這種高強度的工作下,讓這位“青壯年”也吃不消了。為此他的妻子沒少跟他抱怨:“怎么又這么晚回來啊,你這樣身體會吃不消的呀”。但他總是笑著說:“這是我份內的事,必須做好,與大家共同進退,對抗疫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楊新春對過往車輛消毒)
(楊新春對出入人員測量體溫)
當夜幕降臨之時,他在白社鐵路道口值守工作才結束,但同時也意味著新一輪的工作即將開始,趁著夜色他來到沿線的留守老人、兒童、精神障礙患者等重點人群的家中,宣傳疫情防范知識,叮囑老人尤其是精神障礙監護人要時刻注意疫情防控,千萬不能外出。
(楊新春與精神障礙患者心理疏導)
(楊新春發放宣傳資料)
當村民們對老楊起豎大拇指時,老楊卻說:“比起那些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我做的這些差遠了,不算什么。”
是的,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那些醫務工作者特別值得我們每個人致敬,但那些和老楊一樣默默做著防疫工作的鐵路護路員,同樣也值得我們點贊。
供稿人:宋力勤、周晶勇
- 9-19· 四川:抗疫保供應、保生產、拼經濟
- 6-17· 硬核抗疫 擎朗智能等多家高科技企業齊聚廣州
- 1-19· 抗疫“冀”實:裕絡物流在行動
- 1-18· 打響抗疫保供戰,石家莊蘇寧物流在行動
- 11-23· 爭當抗疫先鋒,德邦快遞小哥在新疆堅守抗疫防線
- 10-23· “抗疫”“活力”“機遇”——海外熱議經濟“三季報”的高頻詞
- 3-18· 【“抗疫”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三十一】鐵路運輸公司:“抗疫”線上的那片紅
- 3-17· 抗“疫”中:鐵路一道又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 3-16· 堅守抗疫一線,讓青春在奉獻中閃光---記中鐵二局裝修公司“抗疫先進個人”曾小山
- 3-13· 【“抗疫”典型事跡系列報道二十七】同心協力抗疫,共同守護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