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格鐵路的筑路鐵軍:當金山上綻放的青春
雄偉挺拔的當金山和周邊的茫茫戈壁,是哈薩克人跑馬牧羊的地方。翻越海拔3000多米的當金山,就進入了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的交接地帶,兩條戈壁公路延伸到天邊,連接著遙遠的柴達木盆地和南疆地區。歷史上,這里是古絲綢之路的要沖,也是文明融合交匯之地。
7年前,一支筑路鐵軍的到來,打破了這片土地的沉寂。
2012年10月,連接新疆、甘肅、青海、西藏四省區的敦煌到格爾木電氣化鐵路開工建設,來自全國的筑路大軍會聚當金山下,開始艱苦掘進。2014年6月,中鐵十二局電氣化公司的一隊年輕人進駐當金山下,承擔敦格鐵路甘肅段站后二標段電氣化作業。
隨著鐵路施工的全面展開,這支隊伍要跟進開展鐵路線上電力、信號、通信、接觸網等設施的建設,為這條高原戈壁鐵路打造“耐得住寒冷、抗得起風沙”的“神經系統”。
作為中鐵十二局施工標段的項目經理,身經百戰的牛江中對這條鐵路充滿期待,也“心有余悸”。“高海拔、高嚴寒、氣候干旱、風沙大,給我們的施工帶來諸多挑戰。”參加工作30多年,牛江中很少面對這樣復雜嚴峻的作業環境。
筑路大軍不畏艱難,夯土打基、架橋打洞,站前工程不斷向前推進。項目部總工鄒剛和中鐵十二局的技術人員每天早出晚歸,考察鐵路供電、通信、接觸網、給排水等線路和設備的施工情況。
由于施工環境海拔高,且需跨越高山、穿越沙漠,隨著作業面逐漸深入戈壁深處,每次出發時,工人們只能自帶食物,中午在工地上將就一下。
2018年10月,海拔3000多米、長20.1公里的當金山隧道打通,中鐵十二局的站后施工隨即延伸到隧道內。隧道內道路崎嶇遙遠,從項目部到工區往返一趟需3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工人們索性把帳篷扎在隧道口,住在山上。
36歲的龐永濤是中鐵十二局電氣化公司的技術員,參加工作7年來,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南方的工地。隨著敦格鐵路的快速推進,他被調往敦格項目部參加施工大會戰。剛到不久,他就住進隧道口的帳篷。
“春天風沙大,夏天炎熱,一入秋就寒氣襲人。”從溫暖宜人的南方來到西北高原戈壁,龐永濤經歷著“冰火兩重天”,即便如此,他堅持每天6點起床,一直到天快黑時才停工休息。
70后“老職工”李利峰也來到了當金山,這個山西呂梁的漢子工作了26年,經歷過很多重大工程,可在這里還是遇到了“下馬威”。“除了天氣,還有蚊蟲、牛虻的騷擾,苦不堪言。”夏天作業時,李利峰和工友會戴上頭套,“這樣雖然避免了蚊蟲叮咬,可也悶熱難耐”。
在工地上,李利峰帶著一幫80后、90后戰天斗地。在前輩的指導下,29歲的金大成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技術員,如今,他帶著一班人馬,正在當金山隧道2號斜井加緊施工,完成固定電力照明設備的安裝調試。
23歲的李匡義今年剛大學畢業。8月,他來到敦格項目,一頭扎進戈壁,跟導師一起上軌道線路,為接觸網的參數進行定測復核計算。
12月,李匡義更忙著學習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每天都帶著車站設備供應廠家挨個車站跑,對設備進行最后調試。“來了就要扎下來,好好學東西,這里沒有退縮二字。”他說。
歷經5年的艱苦奮斗,敦格鐵路到了收尾期,預計2019年年底全線開通運營。最近,牛江中、鄒剛和技術員們都早出晚歸,和一線工人們一起進行最后作業和檢修,確保敦格鐵路按時順利通車。
這些來自祖國各地的男兒正翹首企盼著敦格鐵路順利通車運營,“看著第一列車順利駛過,再回家過年,和家人團聚”。
- 7-7· 全國鐵路今日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 有哪些變化?
- 6-23· 下個月鐵路實行新運行圖,有這些變化!
- 12-29· 拓展“鐵路版圖”,勾勒交通強國“發展畫卷”
- 12-26· 新成昆鐵路12月26日全線貫通運營 成都至昆明最快7.5小時可達 車票已開售
- 12-26· 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建設順利
- 12-26· 長三角鐵路貨運單日裝車年內11次刷新紀錄
- 12-26· 浩吉鐵路萬噸重載列車累計開行突破八百列
- 12-22· 中老鐵路為沿線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12-22· 格庫鐵路開通兩年有力服務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12-15· 鐵路貨運高位運行助推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