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過后環(huán)衛(wèi)人很焦慮,快遞垃圾“圍城”怎么破
今年天貓雙11成交總額破1000億來得有點快!僅用1小時03分59秒,比2018年快了43分鐘25秒。截止14點21分,交易額突破2000億元。
網民摩拳擦掌向雙十一“開戰(zhàn)”的同時,環(huán)衛(wèi)人卻在為購物狂歡后,快遞包裝處置問題費心傷神。快遞垃圾回收的尷尬處境、電商們收效甚微的“綠色快遞”、如何搭建完善的快遞垃圾回收體系,這些問題與雙十一狂歡節(jié)如期而至。
快遞垃圾與消費水平齊飛的時代
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雙十一電商物流訂單量達到了13.52億件,同比增長25.12%。2018年我國快遞業(yè)務量突破500億件,預計2019年快遞業(yè)務量將突破600億件。值得注意的是,快遞包裝在我國特大城市生活垃圾中所占比重不斷提升,前者增量已占到后者增量的93%,部分大型城市為85%至90%。
快遞垃圾“圍城”的背后是電商的飛速發(fā)展。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僅為4.5萬億元,到2016年增長至22.97億元,同比增長25.52%,進入2018年底,中國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超30萬億元,達到了31.63萬億元。
與日俱增的交易額勢必帶來快遞包裹數(shù)量的急劇增加,快遞包裹數(shù)量在2016年突破300億件,2017年更是突破400億件達到400.6億件,同比增長28.07%。據(jù)保守預測,2022年我國快遞包裝將達到623億件。
電商飛速發(fā)展的根源在于消費水平提高和消費習慣的改變。改革開放的突出成果與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網絡密布的物流,讓我們腰包變鼓,使我們更方便的消費。足不出戶就可購遍全世界的好物,方便快捷。此外,電商省去了店面的成本,因此價格普遍低于實體店的價格,外加各種購物優(yōu)惠券、促銷節(jié)。如此一來,相比于下線購物,線上購物更為火爆。火爆的網購必然導致了快遞垃圾的增長。
各電商們“隔靴搔癢”的窘境
清華大學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公開表示,當前市場上僅有約1/4的快遞紙箱被循環(huán)利用,另外有3/4則進入到了我國的環(huán)衛(wèi)體系里,一部分被再利用,另外一部分則被作為垃圾填埋或焚燒。前端回收不到位,致使巨量的快遞垃圾涌入垃圾后端處理,給城市環(huán)境帶來非常大的壓力。
面對快遞垃圾“圍城”,各電商紛紛推行“綠色快遞”。菜鳥驛站在2018年雙十一后啟動了全新升級的“回箱計劃”,面向校園、社區(qū),在全國200多個城市投放5000多個紙箱回收臺,并且聯(lián)動阿里線上、線下的核心資源,鼓勵回收行為。蘇寧推行“無紙化”電子面單同時,又增加了共享快遞盒、可循環(huán)快遞袋等新的包裝材料和方式。京東通過減量化包裝、推行生物降解和循環(huán)包裝,以及推動整個供應鏈的B2B2C綠色環(huán)保等。此外,小米科技、順豐等也均行業(yè)發(fā)展趨勢以及自身的發(fā)展狀況,加速了綠色包裝的發(fā)展。
很努力,但是效果不明顯。2019年1-3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yè)業(yè)務量累計完成121.5億件,同比增長22.5%;到6月全國快遞量546077.64億件,同比增長29.13%;總體看來,2019年1-8月全國快遞量為3830988.5億件,累計增長26.6%。奈何各電商平臺極力推行“綠色包裝”,快遞垃圾自巋然不動。究其原因無外乎存在這幾點問題。
首先,經濟利益驅動力不足是快遞回收率低的一大癥結。“綠色包裝”實施成本較高,環(huán)保材質膠帶,包裝袋等快遞包裝明顯高于一般包裝的成本。據(jù)了解,與紙箱相比,快遞包裝紙每噸要便宜500元左右;此外,還需要人工去除膠帶、塑料等雜物;外加,紙板紙箱回收價格的下行壓力加大,讓快遞垃圾回收形勢“雪上加霜”。
其次,包裝盒及時回收會影響快遞員的配送效率,而配送效率會和工資管掛鉤。此外,收件人也存在不愿當即打開快遞包裝,或者不方便打開的情況。多方面的不便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最后就是“綠色快遞”的推行涉及方方面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忽視,這是一個需要頂層設計,系統(tǒng)規(guī)劃,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互配合的事情,因此整個“綠色快遞”的實施相對來說困難重重。
政策加持,對癥下藥
面對快遞垃圾回收的種種阻礙,如何突破重圍?國家面對快遞垃圾“圍城”現(xiàn)象,早有行動。2016年8月,國家郵政局出臺了《推進快遞業(yè)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要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huán)取得明顯效果。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基本建成社會化的快件包裝物回收體系。相關學者也開始了對快遞垃圾問題展開研究。
針對快遞垃圾回收的便利性問題,上海海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王慧提出,在消費者下單的時候,就可以在包裝盒上印有相應的追蹤碼,并支付一定包裝費,等到消費者確認收貨后,并將包裝盒送到指定的回收地點掃碼回收后,就可以免去此前購物時的包裝費。讓物流信息不僅體現(xiàn)貨物信息,同時也作為快遞包裝回收信息的一部分,讓消費者參與到快遞垃圾的最后處理環(huán)節(jié)中,構建一個更加完整與環(huán)保的消費過程。
針對“綠色快遞”推行成本高的問題,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也認為,網購商品的標價中可單獨標出包裝的費用,給予消費者一次性包裝盒與綠色可回收包裝的自主選項,通過加價定價法,來強化綠色包裝的意識。
此外,快遞回收鏈的打造需要多方合力。電商企業(yè)、物流公司和地方政府都有責任去構建類似的快遞垃圾回收平臺,來解決普通居民參與快遞垃圾回收的便利性問題;居民也要積極的去參與到快遞垃圾回收中,積極地付出自己的努力。
本文已標注來源和出處,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 12-19· 前十一月鐵路投資穩(wěn)步增長
- 11-14· “雙十一”期間 快遞最高日處理量超七億件
- 11-14· 電商“雙十一” 感受鐵路不變的“給力”
- 11-3· 雙十一,農村電商要少玩“套路”
- 11-3· “雙十一”將至 鐵路部門加大貨運特快班列檢修力度
- 11-22· 雙十一收貨高峰多地快遞檢出陽性 “剁手黨”別慌!
- 11-12· 迎戰(zhàn)“雙十一” 綠色物流加速提擋升級
- 11-12· “雙十一”你收到的這個包裹不一般!
- 11-12· 雙十一的快遞怎么收才安全?
- 11-12· 雙十一銷售額破四億,極米家用投影應該選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