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中國首次躋身全球60名京津跨境貿易是如何煉成的?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顯示,中國跨境貿易排名由上年第65位提升至第56位,首次躋身全球前60名。世行跨境貿易8個評價指標中,北京(天津)有3/4的評價指標得到改善,其中進口單證合規時間與成本下降超過36%。
京津跨境貿易指標包含八個二級指標
京津跨境貿易指標都包含什么內容?京津跨境貿易聯合工作專班北京牽頭人王洪存在采訪中表示,跨境貿易便利化是世行關注的十大營商環境指標之一,主要包括單證的合規時間和成本,邊境(口岸)的合規時間與成本,再區分出口和進口,一共是八個二級指標。
“這個指標在北京有些特殊。”他指出,北京是世行評價中國的樣本城市之一,其他指標評價的都是本市情況,唯獨跨境貿易指標不同,因為天津是北京最近也是最重要的出海口,所以,進出口企業在天津海港的進出時間與成本成為世行評價北京的指標,因此有了京津跨境貿易指標之說。
他稱,評價一個內陸城市并且通過陸路運輸完成的海運指標,這在全球190個接受評價的經濟體中是唯一的。北京距天津海港的距離182公里,北京企業從天津海港進出貨物,要完成跨區域的長途陸運,從時間到成本,都會高出正常的海港城市,因此,北京(天津)跨境貿易指標改善有如今這樣的進步,來之不易。“指標的背后,有海關的貢獻,更有天津的力量。沒有天津和兩地海關的默默耕耘和巨大努力,就不會有今天北京(天津)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
天津:照單全收,責無旁貸
王洪存指出,跨境貿易指標歷史性地把北京和天津捆綁在了一起,成為兩地政府共同面對的課題。
今年年初,兩地市長的對接會上,兩地領導達成高度共識,面對北京的期待,天津的表態十分明確:照單全收,責無旁貸。天津市義無反顧的把這一重擔當作自己的使命。
在跨區域部門合作上,為了落實兩地市長天津共識,天津商務局、天津海關和天津港集團半年內15次往返京津,與北京專班的工作人員共商思路,共商對策,共推措施。緊要的時候,一周三次赴京“趕考”。天津商務局局長張愛國代表天津市政府到京參加世行磋商演練。為把各項政府改革措施宣傳到位,天津組織開展了19場培訓會,組織上門服務小分隊,到北京的重點企業現場服務,講解天津港政策和便利化新舉措,幫助企業解決通關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京津聯合創新舉措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指標
王洪存表示,近年來,天津不斷加強與北京的聯合聯動,對標世行營商環境報告和國際先進水平,推出了一批具有突破性的改革創新舉措,為京津跨境貿易便利化指標提升做出了巨大貢獻。
今年初,天津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深入開展港口降費提效優化環境工作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實施方案的通知》(津政發〔2019〕2號),對標國內外先進水平,明確了4類18項重點任務,為天津口岸通關環境的優化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發布《關于公開口岸經營服務企業相關操作時限標準的通告》,明確了港口碼頭作業和集裝箱堆場作業的承諾時限;公布了《關于公開天津港集裝箱貨物生產作業時限標準的通告》,就天津港集裝箱貨物生產的4類作業15個環節的時限標準,向全社會做出了公開承諾。
為突破行政區域障礙,天津市商務局、天津海關會同北京市商務局和北京海關連續發布了5個《公告》,為促進跨地區的跨境貿易便利化提供了重要指引。
作為天津最大的港口運營商,天津港集團公司在全國率先樹立價格標桿,針對外貿進出口企業制定了“一站式陽光價格”清單,引導港口服務提效率降成本,成為全國可復制推廣經驗,世行對此給予高度評價。
今年,天津港所有集裝箱碼頭可以采取出口集裝箱直接集港至碼頭,進口可以“船邊直提”。天津港集團投入近4億元新建智能化進出場無人閘口,徹底解決港口集港高峰時段擁堵問題;投入2.35億元對29臺軌道式場橋進行遠程自動化改造,全面提升五洲國際集裝箱碼頭和堆場自動化水平,多措并舉擴大港口生產能力。
天津全面推行碼頭、堆場操作時限標準,向社會公開天津港口岸經營服務企業相關操作時限標準;主動取消港口建設費地方留成,降低貨物港務費、港口設施保安費、引航(移泊)費、航行國內航線船舶拖輪費的收費標準。率先大幅調低外貿集裝箱重箱裝卸費率,直接降低進出口企業成本3.7億元人民幣。
天津港口還依托“天津港電子商務網”,建立集裝箱業務受理中心和客戶服務中心,提供7×24小時詢價、訂艙、裝箱、報關、集港、結費、出單等服務;上線全國首個覆蓋全港區、全業務、全流程的天津市港口統一收費管理服務平臺,實現港口繳費和結算“一站式服務、一次性辦理、一體化管理”;拓展“網上營業廳”功能,客戶可以24小時在線完成天津港集裝箱碼頭的集港預約、運抵發送、提箱手續辦理、卸船直取預約、費用結算等,實現“一網通全程”;上線運行集裝箱碼頭一體化操作系統,提升集裝箱業務生產組織流程標準化、調度指揮智能化、資源利用合理化、客戶服務便捷化水平。信息化建設極大了提升了天津港的物流效率,港口邊境時間大幅壓縮。
王洪存指出,跨境貿易指標,從地域的角度講,說“北京的成績單是由天津書寫的”,一點都不過分。
海關:諸多改革舉措在全國先行先試
王洪存表示,北京(天津)的跨境貿易便利化,一邊是天津,一邊是海關,物流與通關,單證與貨物,對8個指標的改善緊密的交織在一起,兩方的努力,一個都不能少。
京津海關不折不扣落實總署的改革舉措,為北京(天津)跨境貿易指標的改善付出了心血。其中很多舉措在全國先行先試,被國家作為經驗在全國推廣。
兩地海關全面深度融合關檢綜合業務,完善進口貨物通關7×24小時預約加班通關制度,顯著增加了企業的獲得感;改革流程實現模式再造,海關貫徹監管制度改革要求,落實新修改完善的口岸管理法律法規,實現申報單證、作業系統、風險研判、指令下達、現場執法的“五統一”,為口岸壓時降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創新推出通關提效舉措,將原有報關單、報檢單合并為一張報關單,推行進出口提前申報模式,建立進口提前申報容錯機制;實行報關單“日清”和“審單放行”限時辦結機制;創新稅收征管模式,擴大匯總征稅,推行關稅保證保險,開展高信用等級企業免擔保放行試點;實行“先放行后改單”、“先放行后繳稅”、“先驗放后檢測”,有效提升了港口貨物通關速度;大幅精簡單證,取消了118個稅號汽車零部件等產品自動進口許可證,《海關專用繳款書》企業可自行打印,出口原產地證實現網上申報、企業自助打印等。
談到下一步的計劃,王洪存表示,北京(天津)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雖然有了顯著提升,但也要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下一步,在對標世行報告同時,繼續向先進國家看齊、向國內先進城市學習,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與天津和兩地海關共同努力,以增加企業獲得感為導向,努力實現新跨越。
- 4-7· 當“世界的中關村”遇見“未來之城”
- 3-24· 世界首條環島高鐵:一條軌道上的區域發展新答卷
- 2-3· 在建世界第一高橋貴州花江峽谷大橋成功合龍
- 12-23· 錨定世界一流 廣州供電局打造標桿示范高地
- 10-24· 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開啟“穿海之旅”
- 8-12· 在“世界超市”義烏感受外貿信心
- 6-13· 多家銀行推出按揭貸款“先息后本”還款模式
- 5-9· “世界泳裝小鎮”:文體旅三產融合賦能鄉村振興
- 4-29· 北京向世界發出科技設施共享“邀請函”
- 4-29· 中國銀行聚焦重點城市多措并舉促進支付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