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玉隧道的挑戰
驅車駛入拉林鐵路巴玉隧道平行導洞,約5公里后左轉進入正洞,前行近2公里,下車后一股熱浪撲面而來,眼鏡片和相機鏡頭瞬間蒙上了一層薄霧。蹚過沒腳踝的泥水,10月25日10時許,到達巴玉隧道掌子面前,此時,洞內洞外,溫差將近30攝氏度,記者已是汗流浹背。
歷時4年半的艱辛施工,由中國鐵建十二局集團承建的這座最大埋深達2080米的鐵路隧道,還有30多米就要貫通了。
全長13037米的巴玉隧道位于藏南谷地桑日縣至加查縣之間,是拉林鐵路施工難度最大的隧道工程,存在危巖落石、高地溫、凍害等不良地質,獨頭掘進距離長,通風運輸管理組織難度大。最大挑戰是巖體中聚集了很強的地應力,形成了重度巖爆,安全風險高。中鐵十二局集團拉林鐵路項目部黨支部書記許建慧說,巖爆發生時,石塊會從洞壁、洞頂等處彈射出來,像炮彈一樣飛濺,十分危險。
掌子面前,一輛高5米多的作業車上裝著一張弧形大網,車上4名工人正在加緊作業。這是項目部自行研制的“移動式多功能防護臺車”,被譽為保證安全的“金鐘罩”。它是在貨車的車廂上用型鋼、鋼絲網加工而成的防護體,伸展后的工作空間達172立方米,能擋住巖爆產生的飛石,施工人員可在里面自如作業。
走在洞內,看到隧道邊墻、拱腰及頂上一塊塊比臉盆還大的“疤痕”不規律地顯現。許建慧說:“這是巖爆后用混凝土填補的痕跡。”談及隧道建設攻堅克難、安全推進的過程,他備感自豪:“施工中我們采取了特殊的防護措施,并采用弱爆破方式減輕對圍巖的擾動,在每道工序增加了應力釋放環節,將巖爆程度降至最低,形成了識別、預防、控制巖爆的一整套工程措施和手段。”
“設計方案中,巴玉隧道有94%的區段是巖爆地段,但我們必須按100%對待。”32歲的項目部安全總監楊玉彬說,“我們在高風險區段施工時,現場只留兩三人,主要使用三臂液壓鑿巖臺車、濕噴機械手、裝載機、挖掘機作業,最大限度保證人身安全。我們還聯合科研單位攻關,采用超前地質預報等方法,但危險還是會不期而至。”
“2017年8月,我們在隧道內檢查返回時,洞頂一塊數平方米大的巖石突然崩裂,就掉落在我們身后一米遠的地方。如果我們慢走一兩秒,后果不堪設想啊!”楊玉彬說,當時他們嚇出了一身冷汗,至今仍心有余悸。
巴玉隧道入口處,洞口外墻裝飾已經完工,洞口頂上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一旁的平行導洞不時有混凝土攪拌車出入。“預計11月初隧道貫通。”楊玉彬表示,雖然勝利曙光初現,但他們仍然不敢掉以輕心,“行百里者半九十啊!”
- 7-22· 深中通道的十項“世界之最”
- 1-2· 中鐵隧道局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回應二廣高速致3死事故
- 1-4· 太湖隧道通車!打通“滬寧二通道”
- 4-8· 南寧至玉林城際鐵路良睦隧道正式開工全長6000米
- 12-19· 唯品會告訴你:關于品駿快遞,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1-17· 天天快遞被收購背后你不知道的事
- 1-16· 敲黑板劃重點!你想知道的多式聯運通知要點都在這里!
- 7-25· 沈陽地鐵盾構首次在暗挖隧道內成功始發
- 7-18· 渝黔鐵路最長高風險隧道貫通
- 7-11· 金臺鐵路3標將軍嶺隧道施工生產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