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公轉鐵”鐵路彰顯新作為
10月15日,在遼寧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鐵路沈陽局集團公司推出促進“公轉鐵”九項貨運新政策新產品新服務,在降低社會綜合物流成本的同時,彰顯了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的責任與擔當。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流傳甚廣,可見運輸之于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鐵路貨物運輸一直是東北經濟發展的“動脈”之一,暢通與否、效率幾何都會對東北經濟的振興發展帶來影響。
讓利于企,為企業經營釋壓。企業運營成本降低就意味著經濟效益的提升,沈陽局集團公司所推出的貨運“一口價”政策,為戰略合作企業客戶帶來階梯運價優惠,預計每年可為企業讓利約30億元。同時,通過下浮運價、調整和取消部分貨運雜費預計每年讓利3.6億元。對于鐵路而言,讓出的都是真金白銀,對于企業而言,享受到的將是真正意義上的紅利,降低自己的運營利潤,以此為企業降低運營壓力,為地區發展釋放動力,此番作為正是“社會公益屬性”的最佳注腳。
加大范圍,為貨物運輸開路。貨物周轉中最大的需求就是高速,而如今穩定在85條線路且定點、定時、定線客車化開行模式的貨運班列恰好滿足這一需求。沈陽東至廣州的快速貨運班列120公里的運行時速,比普通旅客列車還要快一些。可以想象,如此高效的貨運班列再度擴大開行范圍,勢必讓貨物運輸更加符合市場規律,更為生產企業壓庫存和多式聯運減倉儲等市場經營穿破重重阻隔,開出一條康莊大道。
拓展服務,為全面振興搭臺。交通運輸業的服務越貼近需求,企業發展越得心應手。“物流總包”、全程物流、多式聯運等服務的大力推行,讓過去“站到站”變成了“門到門”,企業貨主在貨物運輸當中感受到的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便捷體驗,通過實施“公鐵聯運”和“鐵水聯運”,使鐵路在綜合交通體系中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服務內容的不斷拓展,催生出的將是更加多元化的貨物運輸和經濟增長點。在一路通則百業興中,為企業振興發展創造效益和贏得紅利。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實現貨運“公轉鐵”,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道路不會一馬平川,但終點就在前方。只要堅定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就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 12-9· 促進企業通關便利 海關總署推出十六條措施
- 9-19· 促進跨省養老要破“墻”除“障”
- 9-16· 建平“公轉鐵”貨運專列開啟綠色物流新篇章
- 4-18· 加快促進北京數字貿易發展
- 11-9· 打造促進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樣板
- 11-2· 打造促進中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示范樣板
- 9-28· 推進公路數字化轉型 加快智慧公路建設發展
- 8-3· 促進農村消費 浙江持續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 3-30· 促進北京人口、交通與城市協調發展
- 3-27· 消費促進月調查:多地以主題熱點打造特色經濟促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