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核芯”才是中國高鐵的核心競爭力
近日,中國中車永濟電機公司獨立創造的6500V高鐵“中國芯”問世,這意味著我國擁有了世界最高電壓等級IGBT模塊設計和制造技術,此舉終結了中國高鐵“空心化”問題。同時也標志著我國擁有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的IGBT模塊設計和制造技術,正在替代國外同類產品在我國地鐵和鐵路機車變流器中的“核芯”位置,提升中國裝備制造業“走出去的”競爭力。
創新,尤其是科技創新一直以來是支撐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一把“金鑰匙”和核心問題,而中國鐵路總公司一直沒有忘記自己在國家經濟轉型期中應該承擔的“大企”責任,以高鐵為主打品牌,不斷在技術上挖掘突破口,帶動中國制造業走出國門,而此次“核芯”也就是中國高鐵最核心電能芯片的成功國產又一次證實了我國高鐵產業的科技創新上了一個大臺階。
本月中印雅萬高鐵項目的正式簽署,成為所有中國人的驕傲,大家公認它實現了中國高鐵“走出去”的歷史性突破,因為它打破了之前中國高鐵對外只單方面負責基建或設計的單一輸出模式,而實現了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制造,還有物資供應、運營管理和人才培訓等多方面的全產業鏈輸出。
其中,大家不難看出全產業鏈輸出的核心是高鐵產業,而高鐵產業輸出核心歸根結底還是得有過硬的技術做后盾。就拿我國目前的數控機床行業來說,由于生產技術落后,國產機床的精確度、穩定性和可靠性都有待提高。比如數控機床生產的技術核心五軸聯動一直受控于歐洲國家,而國內可以做三軸,五軸也可做,但性能與進口產品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導致我國數控機床產業不能在國際市場獲得一席之地。所以,沒有堅強的“技術后盾”,高鐵產業也一樣不可能取得國際市場的認可。
“核芯”的問世,其實是中國“鐵總”完成的又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高鐵品牌在國內外市場連續取得可喜成績之后,“鐵總”依然以“大企”的姿態以身示范,繼續激發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潛能以更好地帶動包括建筑產業、服務產業等其它產業在優化整合的基礎上實現更完美的全產業鏈,并駕齊驅邁向世界。繼續為中國經濟提質增效打造不熄引擎。(曹紅紅)
- 5-6· 中國鐵路北京局五一假期運輸首日發送旅客125.9萬人次
- 3-24· 中國鐵路,鋪就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軌道
- 2-28· 中國重汽HOWO新能源輕卡:電力“馬拉松”,想贏就能盈!
- 2-26· 中國重汽輕型汽車即將首秀北京國際房車展,實力新車搶鮮品鑒
- 2-20· 從殘值焦慮到高效流通:解析中國重汽二手車全價值鏈運營的創新之路
- 2-17· 2025旗開得勝!中國重汽1月銷量強勢開局,全年熱銷啟幕!
- 2-17· 1月份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呈現季節性回落
- 2-7· 中國重汽新春短劇暖心收官:與卡友雙向奔赴,共繪最美全家福
- 2-6· 中國重汽:從冬奧會到亞冬會,用科技筆觸繪中國實力
- 1-20· 中國重汽狂攬多項權威獎項,背后隱藏哪些“致勝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