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零售新零售現狀,生鮮市場資本退潮 告別燒錢模式打響“淘汰賽”
高頻剛需的生鮮市場“錢景”誘人,吸引了眾多資本涌入,然而大部分卻處于燒錢虧損的狀態。經過一輪資本熱潮及拼規模的燒錢階段后,生鮮市場的發展出現新的風向。
在近日由商業觀察家主辦的第二屆生鮮零售大會上,上海市商務委員會電子商務處處長陳曉明表示,今年1-8月上海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83萬億元,同比增長16.5%,體驗型、社交型的購物方式成為了新的增長點。
“包括生鮮零售在內的電子商務行業在全面打響上海購物品牌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獨特的優勢。生鮮零售進入了創新融合發展的新階段,互聯網與生鮮零售的有機結合,將推動行業邁入新藍海。”陳曉明稱。
經歷了資本熱潮的野蠻生長期后,生鮮新零售市場的淘汰賽打響,市場主體開始從追求規模擴張轉向追求盈利。前置倉模式熱度高漲、大店與小店結合、社區拼團等新模式不斷涌現。市場人士認為,生鮮新零售市場規模仍在高速增長,資本冷靜期后,行業將步入穩定發展新時期。
每日優鮮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曾斌表示,“創業初期開創了前置倉的模式,當時的邏輯很簡單,用戶對生鮮的需求是快,那交付就應該是及時的,只有把商品放到離用戶最近的地方,而且要滿足用戶精選的需求,所以我們做了前置倉的探索。圍繞著整個前置倉模式,每日優鮮可以給用戶提供多、快、好、省的商品服務和體驗。”
前置倉模式目前已經成為生鮮新零售市場的追捧模式,隨著技術的驅動,未來前置倉還可能有新變化。曾斌透露,每日優鮮已經開始進行“無人倉”的探索,“通過無人化的方式,能夠使坪效提高2倍,人效還可以提升5倍,在未來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的條件下,無人倉的投入成本、維護成本、運營效果,已經基本接近商業化應用的可能。”
各大生鮮零售企業也已經意識到,生鮮新零售的賽道“燒錢”已經走不通,成本優化實現盈利才是王道。
食行生鮮創始人兼CEO張洪良認為,“生鮮賽道上,一批批的人和資本進來,因為有人說得生鮮者會得未來流量的入口,但是都離開了,失望的離開了,甚至有很多是跑的快,死的更快。生鮮零售其實就是一個馬拉松,真正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對于未來趨勢,上海商學院教授顧國建表示,“未來時代的智能化、信息化,是無法阻擋的科技力量,而未來社會的老齡化,也以無法阻擋之勢奔流匯集于同一時代。誰能讓這兩股不可阻擋的趨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誰就掌握了市場的先機,零售商的作為就在于做這兩種趨勢結合的偉大創造者。”
- 4-21· 疫情下生鮮電商訂單量暴增 頭部企業布局供應鏈建設
- 9-6· 英國零售商系統出現故障:任天堂 Switch Lite 免費買
- 9-6· 京東零售云亮相世界5G大會 數智化解決方案引領行業變革新趨勢
- 9-2· 翠鮮緣生鮮B2B電商平臺服務創新升級
- 8-26· 生鮮大戰,云菜園的互聯網+農業模式是否可行
- 8-23· 線上生鮮需求井噴,餓了么在南京、杭州等地上線生鮮專區
- 8-5· 光明新零售: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
- 1-28· 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再創新高
- 1-19· 食品供應商和零售電商需強化冷鏈基礎設施以抓住新機遇
- 12-24· 生鮮電商混戰 冷鏈物流急補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