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專家:5G中高頻器件需要業界提前布局
無線電頻譜是國家寶貴的戰略資源。2016年,美國率先發布5G頻率規劃,規劃了5G高、中、低頻,但在5G產業初期選擇高頻段部署5G,一時間吸引了不少國家效仿。
不同的頻譜對器件、芯片乃至終端、基站的要求并不一致,各國的技術儲備也有明顯區別。業界專家闞潤田認為,2017年11月,中國頂住壓力,綜合考慮在芯片設計、生產制造等方面的優勢和差距,準確研判,在國際上率先發布5G中頻段頻率規劃,并率先重耕5G低頻段,與中頻段同期展開大規模部署。
目前,3.5GHz中頻段已經成為國際5G初期部署的主流頻段。不過,今后毫米波仍將在5G商用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高頻器件領域,設備廠商對器件廠商有哪些需求和建議?在日前舉辦的2019匯芯(中國)產業技術發展論壇上,中興通訊5G規劃總工張國俊介紹,5G高頻專用器件包括相控芯片、變頻器、毫米波放大器等,技術難度高,有較長市場周期,需要做技術的提前布局。此外,中高頻共用器件如PLL/時鐘、transceiver、AD/DA、光模塊/光芯片、濾波器,同樣具備高技術難度。
▲中興通訊5G規劃總工張國俊
張國俊認為,寬帶低功耗AD/DA適合5G商用競爭力的器件廠家較少,而多通道集成transceiver需要包括AD/DA、射頻等更多技術集成,終端類集成SOC還無法達到無線基站對大帶寬和高性能的要求。業界必須結合5G商用周期,制定3~5年產品路標,對這些器件所需的工藝和IP進行研發,推出具有競爭力的商用芯片。
此外,業界傳統相控陣系統技術已有積累,但應用場景有較大差異,不適合5G商用對整機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需要針對5G商用做低成本、降復雜度移植。
在射頻器件領域,5G毫米波也缺少高集成、低功耗、低成本芯片,廠家技術需和設備商需求進行對標,實現相控陣射頻芯片的集成化和單片化。
高頻突破1Gbps帶寬的模數轉換芯片,國內差距很大,IC企業和封測企業需要參考基站設備交付要求,提前建立產能和規模交付質量。
對于中高頻所需的大功率器件,需要采用GaN工藝,國內GaN工藝在5G領域的應用研究起步較早,但技術能力和器件的批量性能,仍不足應對市場競爭。無論是器件制造商、5G襯底材料供應商,還是封裝測試廠商,都需要提前做好技術儲備,為GaN器件的規模量產做好準備。
- 11-7· 專家建言加快構建城鄉 融合發展新格局
- 10-24· 專家團為寧夏中藥材產業“把脈問診”
- 7-4· 專家建言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 4-11· 專家熱議全球化與區域競爭下的蘇南經驗
- 10-10· 專家解讀:中國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領跑世界
- 4-29· 中興通訊一季度凈利潤 21.82 億元,同比增長 179.7%
- 4-15· 中興 Axon 30 Ultra 曝更多設計細節:機身厚度僅為 8.0mm
- 4-13· 中興 Axon30 Ultra 通過 3C 認證,支持 66W 快充
- 3-11· 中興 S 系列新機預熱:名為 “星辰大!
- 3-4· 中興通訊成立智能汽車電子產品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