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平臺大舉融資 紛紛發力物流配送
6.3億美元融資,餓了么近期的這筆融資刷新了全球外賣平臺單筆融資金額的最高紀錄。這已是餓了么第六輪融資,其融資金額總計高達11億美元。此輪融資后,傳說中,餓了么估值超過30億美元。
盡管后來餓了么備受融資金額是否真有6.3億美元那么高的質疑,但這筆融資背后是外賣訂餐平臺悄然變陣的一個信號。在餓了么之外,百度外賣確認7月份已完成2.5億美元融資,在2014年底,美團對外公布完成7億美元融資。相對于2013-2014年各平臺的單筆融資金額僅在數千萬美元,外賣市場今年的融資額度都大幅向億美元級別邁進。
再看看這些融資背后的“大佬”們,都是財大氣粗的金主。淘點點的老爸是阿里巴巴;大眾點評網和餓了么背后的“金主”是騰訊;阿里巴巴在美團背后也留了一手;百度外賣身后是百度;而到家美食會旁邊則站著京東。
BAT巨頭大手筆進入外賣訂餐平臺,讓我們不得不承認:外賣訂餐平臺已經進入了資金和資源驅動的階段。也正因為BAT巨頭的進入,除了給外賣平臺補充了大量資金,帶來了流量,更將外賣行業的盈利延后。畢竟這些外賣平臺手中有錢,做的第一件事肯定是要擴大市場份額,由此可以預見今年外賣平臺的份額之爭將更加激烈化。
不過話說回來,億美元級別的融資背后我們要思考一個邏輯:還在補貼擴大用戶群的外賣訂餐平臺目前而言基本上都仍在虧損,為何投資者愿意砸那么多錢將估值推得那么高?外賣訂餐平臺未來的想象空間究竟在哪里?
這些大金主們看重的絕非一個做外賣配送的平臺那么簡單。對于未來如何“收網”,此前餓了么創始人張旭豪曾表示,餓了么未來可盈利的有四大方向,包括目前聚集餐廳的流量平臺、物流服務、餐廳咨詢服務以及金融服務。
后兩項暫時還未看到,但在流量平臺和物流配送這兩個領域,外賣訂餐平臺們已經在悄然發力。現在無論是餓了么還是百度外賣,都在大舉砸物流和配送。這一方面可以保證外賣配送的質量,另一方面,可以讓外賣平臺轉變成一個到家網絡提供商。比如餓了么、百度外賣的配送員除了配送外賣,也可以服務其他O2O到家服務,如配送生鮮、藥品等等,這能為餓了么尋找新的業務增加點和其他渠道的變現能力。目前BAT巨頭都在布局O2O,而外賣平臺積攢的物流和配送團隊,現在就潛水在這些外賣平臺的背后,未來可以讓巨頭們一下子能擁有全國龐大的物流網點。
在流量平臺和物流配送向其他平臺開放上,已經慢慢可見到端倪。在餓了么本輪融資中,就開始打跨界融合的算盤。華聯股份增資9000萬美元,華聯股份所運營的社區購物中心可通過餓了么的交易平臺與即時配送平臺,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直達社區居民。而美團外賣7月份與叮當快藥達成合作,進入醫藥O2O領域。醫藥業務之外,美團還在孵化智慧餐廳項目。
另外,外賣平臺本身的業務也是有延伸的想象力的。餐飲行業一直面臨著三高(原材料成本、鋪租、人工成本高)的壓力,特別是中小型的餐飲企業,采購并不具備成本優勢。如果餓了么能集合這些中小型餐飲企業的需求,再對接上游的原材料供貨商,這塊業務也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間。而就在8月14日,餓了么低調上線了食材B2B采購平臺“有菜”,采用類淘寶的平臺模式,為買賣雙方提供交易平臺,連接批發商和餐廳。不過,這塊市場的產業鏈對餓了么來說有點長,畢竟餓了么是做外賣生意的,要做好“有菜”這個平臺,考驗的是餓了么如何配套食材產業鏈上下游的運營實力,同時也需要有成熟的交易平臺或系統進行適配,而這些都是餓了么現在所欠缺的,或者至少可以說都是餓了么接下來需要砸大錢來投入的。
- 5-26· 數字化平臺加碼發力“鄉村振興”
- 5-9· 平臺經濟重在規范發展 有助于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 5-9· 平臺經濟重在規范發展 有助于提高全社會資源配置效率
- 4-18· 外賣封簽,守護“舌尖安全”
- 4-18· 外賣封簽,守護“舌尖安全”
- 3-31· 從送外賣到送萬物,即時配送拓展領域挖掘潛在市場
- 3-31· 推進平臺用工算法監管 政企協作是關鍵
- 3-10· 制定平臺算法,“小哥”們的聲音不應缺失
- 3-10· 制定平臺算法,“小哥”們的聲音不應缺失
- 1-20· 加快平臺企業全球化發展 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