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旭光回答記者犀利提問,就國企改革、“互聯網+”、環保等多方面發表看法
2019年3月7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接受了記者專訪,圍繞人才、創新、環保以及國企改革等多方面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討不來的
在譚旭光看來,要實現創新,就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兼收并蓄集大成。這句話對我們的事業太重要了,這是總書記對我們提出的要求;要從基礎研究做起,干一步看三步,儲備好持續提升的核心技術要素。
當前我們有許多制造業企業為什么研發費用投不進去,就是我們的基礎研究和科學技術轉化為工程技術的能力太弱了,在這方面我們裝備制造企業要加大投入、主動作為,要形成“基礎研究+科學技術+工程技術”為一體的創新體系;看一個裝備制造業企業的競爭力,其核心是從被動應對客戶需要向主動為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術轉型,只有這樣,客戶才愿意接受你。一切衡量的標準都是客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從跟隨模仿徹轉向原創。
二、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大再教育投入
任何一家世界一流企業,特別是要百年企業,都有他獨特的文化,這個文化是通過不斷注入培訓、提升完善的;持續加大再教育的投入、培養企業內部人才是實現企業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很多企業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不重視這方面投入,甚至有些企業沒有這方面的科目。
如果我們的企業對再教育沒有投入,就不可能培養出自己的博士生、研究生、自己的大國工匠、高級技師,也就不能支持企業的自主創新發展。
三、氫燃料電池汽車不能一哄而上,更不能成為藍天白云的“政績”
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技術是未來全世界公認、可實現的技術,完全可以達到零排放,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二次能源;但是氫能管理是當前的大問題,政府職能部門要主動作為,建議國家能源局要把氫能作為能源來管理,要從;分蟹蛛x出來;制定加氫站的安全實施標準;氫能一定是我國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能源戰略結構調整的重要資源之一。我相信:氫能作為可替代能源,至少可以降低10%的石化能源消耗;
氫能產業雖然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也不是所有地區都適合,盲目發展就是胡來。以山東為代表的我國部分省市具有廢氫提煉的重要資源,山東的廢氫提煉后可以滿足10萬輛城市公交車使用,在我們西部一些地區,太陽能也可以轉化為氫能,用好這個資源對區域性環保治理具有重要的提升和推動作用。沒有資源,人為提煉資源就是浪費;
國家要選擇示范區,積極有效推動這一科學技術的進步,對終端示范要給予政策引導和資金補貼。在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個別企業的騙補不等于所有企業都這樣做。
四、治理污染不能搞“一刀切”
污染防治三年攻堅戰,這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要集中整治重污染區。我個人認為抓住了牛鼻子,就解決了主要矛盾。當然,任何人不得碰紅線。
作為國家眾多大型企業的掌門人,譚旭光在肯定國有大中型企業對排放標準、排放升級,貫徹黨和政府的要求一直起著引領作用的同時,也認為,應該給一些中小企業幫助和時間。
“一部分中小企業,特別是有些民營企業由于歷史原因暫時不能達到環保標準,政府要給予明確整改時間節點,加強幫扶指導。”
譚旭光旗幟鮮明的反對治理污染一刀切:“有些城市PM2.5一旦超標了,不管是達標還是不達標的企業就一律停產,我認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五、熱門話題是互聯網+,我更愿意講“+互聯網”
現在都在講互聯網,電商不是中國人發明的,中國人在實踐中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不能放大它;我們要借助互聯網,來提升傳統制造業。但是,傳統制造業也要有自己的定位。缺什么補什么,缺鈣就補鈣,缺維生素就補維生素,你要先保證自己健康,再考慮互聯網,否則你一定會摔跟頭。
在這里,我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就像過河一樣,要么劃船,要么建橋。你飛是飛不過去的,少一步也不行。
- 5-6· 從“慢火車”看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民生情懷
- 3-17· 記者體驗:上海菜市場“代炒菜”服務火爆
- 1-6· 硬實!看鐵軌上的“一帶一路”
- 11-7· 解決群眾看病“急難愁盼”!看重慶拓展三明醫改內涵
- 10-17· 看安徽嵌入式養老 如何讓“家門口”優質服務便利可及?
- 9-19· 看中原農業大縣中牟如何邁向文旅強縣
- 9-12· 從智博會看數字經濟新動向
- 9-12· 從智博會看數字經濟新動向
- 9-12· 互聯互通伙伴行動提振中非企業家信心
- 9-9· 老國企吉林油田“乘新而上”的改革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