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中國物流行業網 新聞中心
中國物流行業網 > 新聞中心 > 快遞資訊 > 內容

國際市場之戰來襲!順豐通達系誰會率先突圍?

  來源:掌鏈傳媒   時間:2018-9-18 8:16

 9月11日,圓通航空開通“鄭州—京東”國際貨運航線;這距上一條國際航線的開通還不到1個星期;還是在9月,圓通航空出資20%的西北貨運航空獲批籌建。

 

圓通近期在航空領域不斷落子,是本土快遞企業國際化布局提速的縮影。2014年前后陸續“走出去”的國內主流快遞品牌,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后,圍繞海外這片藍海市場頻頻出招,步伐明顯加快!

 

三大方式布局海外市場

 

1、航空貨運——布局海外的必修課

 

國內快遞巨頭競食國際市場,航空是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①順豐。作為最早組建貨運航空公司的民營快遞,至少目前來看,順豐在航空領域的霸主地位無人能夠撼動。

 

(1)機隊。順豐航空自有機隊的規模已經達到47架。在擴大機隊規模同時,順豐不斷完善國際航線網絡。隨著9月5日深圳—新加坡航線的開通,順豐航空國際通航城市增加至13個。

 

(2)貨量。2017年全年,順豐航空發貨量111萬噸。財報中沒有披露國際航空貨量數據,但是從下面一組數據中可見一斑:國際業務凈收入同比增長43.70%至20.4億元。

 

順豐航空領域布局

 

(來源:順豐2017年年報)

 

(3)機場。今年2月,籌備多年的鄂州機場項目的獲批。建成后的鄂州機場將成為全球第四個、亞洲第一的航空物流樞紐。

 

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是順豐航空運輸體系布局建設的核心,利于順豐航空網絡的優化,由目前點對點的模式轉向中心輻射的樞紐模式,將極大降低航空網絡運行成本。

 

順豐將以鄂州為核心樞紐,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路航線網絡,為拓展跨境物流業務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服務支撐。

 

②圓通。順豐坐穩國內航空快遞的第一把交椅,但也不乏追趕者。圓通就是勢頭最猛的一個。在機隊和航空物流樞紐建設上體現最為明顯。

 

先說機隊,圓通是繼順豐之后,第二個成立貨運航空公司的民營快遞。

 

目前圓通航空擁有全貨機12架。數量上不及順豐,但是喻渭蛟在買飛機上毫不吝嗇。

 

最新的佐證是,2018年8月14日,圓通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申請獲得了通過。在擬募集資金36.5億元中,3.5億元用于“航空運能提升項目”,而該項目的投資總額近6億元。

 

 

(預測期和穩定期圓通陸地件和航空件占比)

 

在機場建設上,圓通也是步步緊跟。

 

先是今年4月19日,圓通速遞以3.04億元拍得杭州蕭山空港物流園航空總部基地地塊,用于建設圓通航空總部、航空分撥轉運中心。

 

接著6月,聯手菜鳥和中國航空,投資120億港元建設,香港機場物流樞紐項目。

 

再是7月,圓通將投資122億元,在嘉興機場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

 

值得注意的是,圓通的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并非要自建機場,而是依托嘉興現有的航空資源。這使得圓通或許能追回些時間。按照計劃,該項目今年年內動工,2021年投入使用。而順豐的鄂州航空物流也計劃在2021年投入使用。

 

 

相對于順豐和圓通,其它上市公司在航空領域的布局較少。比較重磅的是:

 

2017年3月,中通與河南機場集團簽署達成戰略合作,探討了組建貨運航運航空公司的事宜。申通董事長陳德軍曾表示,考慮收購航空公司。

 

除了航空運力,鐵路也是構建國際立體物流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且不說,與中鐵快運合資成立的中鐵順豐國際快運,順豐在跨境鐵路運力搶占了先機,今年6月30日,“順豐號”中歐班列已經走出國門。

 

而僅1個月后的8月3日,“圓通號”中歐班列也從義烏西站出發,駛向莫斯科。去年,圓通戰略投資了“義新歐”運營平臺。

 

2、資本輸出——用金錢換時間

 

作為國際賽道上的新選手,本土快遞企業不謀而合地選擇了拿資本換時間的策略。

 

①順豐。“提到順豐圍繞國際化戰略的資本輸入,很多人會想到與UPS成立的合資公司。”

 

與UPS成立合資公司。2017年5月順豐宣布與UPS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旨在經營推廣和開發聯合品牌的國際快遞產品,助力順豐和UPS提供更具競爭力的國際貿易物流產品,聚焦B2B和B2C客戶的跨境貿易,拓展全球市場。

 

領投Flexport。與之相比,2018年4月順豐1億美元入股美國物流服務平臺Flexport,似乎在市場沒有掀起多大的波瀾。Flexport主要為客戶提供海陸空貨運、報關及貨物保險等透明化服務。

 

三次合作。而低調的王衛,8月密集的三次公開露面(其中兩次都涉及到資本層面的活動),都能與其國際化戰略有關。

 

新夏暉的合作方美國夏暉集團在全球均有業務分布;與招商局戰略合作,其海外的物流資源和服務能力,對順豐國際化是一大助力;與中鐵快運合資成立中鐵順豐國際快運,合資公司名字中“國際”兩字就很說明問題。

 

②圓通。圓通最受關注的資本輸出事件是,2017年11月完成收購先達國際的控股權。

 

先達國際在全球17個國家和地區擁有公司實體,在全球擁有52個自建站點,業務范圍覆蓋超過150個國家、超過2000條國際航線。而且其已建立廣闊的客戶群,覆蓋不同行業中的貨運代理商及直接客戶。

 

③其它。與順豐和圓通相比,中通、百世、韻達、申通在海外投資動作并不大。

 

今年6月中通與土耳其航空、太平洋航空成立合資公司,去年中通國際聯合寧波英才科技與匈牙利郵政,成立中歐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是為數不多的海外投資案例。

 

申通2013年收購美國優晟速遞。申通快遞美國公司正是通過收購美國優晟速遞公司實現經營。

 

百世在2015年成立國際事業部,同年收購360hitao平臺;目前百世國際設立美國分公司,并收購了美國本地供應鏈服務公司Total Reliance。

 

3、基礎設施——持續加碼的網絡布局

 

如果說在航空物流和資本輸出方面,本土快遞公司的步伐有些參差不齊的話,那么在網絡布局方面則呈現“加速跑”的態勢。

 

①順豐。順豐在2015年發布的國際化戰略時稱,網絡全球化方面,順豐將通過建立20個全球倉網,來覆蓋4個主要目標市場。北美海外倉,將布局在美東、美西和加拿大;歐洲海外倉,除了英國4個倉外,還會布局在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此外還將在俄羅斯和澳大利亞建倉。

 

截至2017年年底,順豐的國際快遞服務已覆蓋如美國、歐盟、日本、韓國、東盟、巴西、墨西哥、智利等53個國家,其中,南亞片區網絡覆蓋范圍已超過90%;國際小包服務網絡已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及地區。

 

②中通。目前中通在全球各地已設有30多個海外倉。在美國設立3個中轉倉;在中國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設立10余個中轉倉;在德國、法國、日韓、新西蘭等地均設立中轉倉。

 

③韻達。目前韻達已在德國、美國、荷蘭、加拿大等24個國家和地區開通國際業務。

 

④圓通。截至2018 年上半年,圓通已在德國、俄羅斯、美國、澳大利亞、印尼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拓展全鏈路產品及服務,綜合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同時,圓通進一步加強 GPA(全球包裹聯盟)中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各家快遞企業之間的緊密聯系,搭建成熟國際網絡,布設全球站點。

 

 

(來源:圓通2018年半年報)

 

⑤申通。截至2018年上半年,申通國際業務已經覆蓋了海外26個國家和地區(不含港澳臺),累計開拓了超過77個海外網點。

 

⑥百世。截至2017年12月底,美國東部建立運營基地近3萬平方米,美國加州建立運營基地超過1.1萬平方米。2018年至2019年,在達拉斯、芝加哥、亞特蘭大等地均有建倉部署計劃,屆時,百世倉儲布局將遍布美國。

 

 

(百世云倉國際化布局)

 

今年第二季度,百世在美國新添一個位于達拉斯的海外倉,并且開始在馬來西亞、中國香港和意大利通過合作方提供跨境物流和供應鏈服務。

 

截至今年6月底,百世國際已在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泰國等共計13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另外,百世國際的空運包裹專線亦于5月上線,已開通美國、東南亞線路。

 

緣何加快“出海”步伐

 

(1)為海外布局輸血。盤點本土快遞在海外市場的重磅布局事件,不難發現,大多發生在2017年以后。這與本土快遞企業集中上市的時間高度吻合。

 

無論是以直營策略為主的順豐,還是自建和合作兩條腿走路的通達系,“走出去”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就是在本土快遞企業上市后,才提速海外布局的重要原因。

 

比較典型的案例是圓通收購先達國際,除了獲得其全球化的網絡、管理團隊、運營經驗和客戶資源外,先達國際還能成為圓通在海外的投融資平臺,為其國際化戰略“輸血”。

 

(2)政策鼓勵快遞“走出去”。2017年1月印發的《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鼓勵重點快遞企業以服務跨境電商、伴隨國內企業境外發展等為契機,銜接境外物流體系,構筑立足周邊、覆蓋“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跨境寄遞網絡。

 

今年年初的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上,馬軍勝局長提出,加強國際郵件快件航空運輸網絡建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海外建倉并鼓勵共建共享,提高我國快遞品牌的世界競爭力。

 

今年7月13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新設北京等22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會議還要求深化外貿領域的“放管服”改革,并把跨境電商作為突破口。

 

政策鼓勵提速跨境物流發展,為本土快遞“走出去”破除制度性障礙,營造了良好的環境。

 

(3)尋求新的業務增長點。27.5%!這是今年上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的同比增速,與2017年全年28%的增長相差無幾;與前幾年超50%的增長率相比幾近腰斬。

 

東方不亮西方亮。今年上半年,我國的國際及港澳臺地區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43.1%,雖然5.2億的業務量僅占比2.4%,但是增勢迅猛,且明顯好于行業平均和其它細分領域的增速。

 

 

(跨境業務成為快遞行業發展的亮點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

 

而且,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走出國門,需要強大的物流服務支撐。

 

阿里研究院預測,到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將達1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占中國進出口總額的約37.6%;中國跨境電商零售交易額將超過3.6萬億元,年均增幅約37%,預計2020年跨境電商零售占比將超過30%。

 

春江水暖鴨先知。如果說剛剛走出國門時,超50%的增速讓本土快遞無需在海外市場投入過多的精力,那么2017年以后,國內市場增速的大幅滑坡,則凸顯了國際市場的重要性。這倒逼著其加快推進國際化戰略。

 

國際化之路障礙重重

 

雖然市場空間廣闊,且發展前景向好,但是本土快遞企業要在國際市場上有所作為,也并非易事。

 

(1)競爭對手異常強大。在國內市場呼風喚雨的本土快遞,在國際市場上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新兵——與聯邦快遞等巨頭相比,有著巨大的差距。

 

2017年財年,聯邦快遞營收達603億美元。而本土快遞的領軍企業順豐,2017年的營收為710.94億元人民幣。

 

本土快遞與洋快遞的差距,不止體現在營收上。以聯邦快遞為例,其擁在全球擁有46年的運營經驗;擁有遍布全球的運輸網絡、航空機隊(645架全貨機)和運輸車輛,使其快遞服務產品(隔夜達、兩日達和三日達)能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網絡的深度上,以中國市場為例,在各主要城市設立了近90個地面操作站和遍及國內主要城市和地區的服務網絡。

 

(2)自身服務能力不足。目前我國70%以上的國際快遞業務被洋快遞占據,就是服務能力不足的佐證。

 

與在國際市場上深耕多年的國際快遞巨頭相比,本土快遞企業的國際布局還處于起步階段,在航空網絡、地面網絡、對法律法規的了解、國際化人才等諸多方面,存在明顯的差距。

 

這也就解釋了本土快遞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時,更傾向于與當地優質企業合作或資本輸入。這可加快網絡布局的速度,獲得干線運輸能力和關務能力,提升在當地的運營能力,縮短自建國際化人才隊伍的時間。但就目前情況而言,任何一家企業都沒有絕對的優勢。誰能率先實現突圍,還需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網所有內容均轉載自其它網絡媒體,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并不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本網,本網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焦點資訊
推薦資訊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株洲县| 阳原县| 平阳县| 元阳县| 香格里拉县| 吴江市| 醴陵市| 宣恩县| 大同市| 吉木萨尔县| 门源| 双流县| 旌德县| 中阳县| 普格县| 阜新市| 潼南县| 额济纳旗| 区。| 突泉县| 徐闻县| 西乡县| 和林格尔县| 靖边县| 和顺县| 遂昌县| 增城市| 建始县| 兴国县| 梅州市| 应城市| 永修县| 五大连池市| 余干县| 辽宁省| 寻甸| 佛教| 彰化市| 长岛县|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