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新模式主要做法:精確施策,一是引導國企立標打樣。推進廣鐵集團長沙車輛段VOCs治理“綠島”項目,新裝2臺整車噴漆設備、3套油漆廢氣處理系統,使廢氣收集效率達95%以上,VOCs去除效率達85%以上,實現鐵路客車段修噴漆領域綠色智能化改造。二是強化汽修行業集約管理。對車站南路兩個汽修鈑噴中心進行試點整合,建成車站路集中鈑噴中心“綠島”項目,采用“干式過濾+活性炭吸附/脫附+催化燃燒原位再生”處理裝置,促進雨花區汽修行業“散、亂、污”的規范整治,實現VOCs年減排3.34噸。三是推動工業涂裝轉型升級。關停產能低、污染重的工業涂裝企業,拆除低效處理設施的工業涂裝生產線。同時,對雨花經開區近90%工業企業的噴、烤漆業務進行集中整合,推動完成貝爾環保工業“綠島”項目建設,減少VOCs排放達33噸。綠島模式重視城市與自然生態環境的融合。上海生態綠島模式案例
為總結提煉行之有效、可供借鑒推廣的經驗做法,經過案例征集、材料審查、專業人士評審、集體審定,郴州市選送的“探索礦山生態修復新路徑 守住‘綠水青山’,換來‘金山銀山’”等入選為市級典型案例,桂陽縣選送的“創新技術解難題 深度治理減排放”等入選為縣級二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涵蓋了總磷削減攻堅、飲用水水源地整治、VOCs深度治理、工業爐窯綜合治理、礦山生態修復、黑臭水體治理、優先監管地塊管控、入河排污口整治等類型,具有一定表示性,發揮了較好的示范推動作用。山西綠島模式公司綠島模式注重提升城市的綠化水平,為居民創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
汪子潤介紹,“綠島”的產生較早可追溯到廣東省的“共性工廠”理念。在廣東省中山市有很多涂抹涂料產業,涉及較大的VOCs排放量。為解決這一問題,2017年,中山市建設了一個家具制造的“共性工廠”,為相關中小企業提供了一個共享場所,讓其“拎包入住”,集中治污。“經過建設推廣,中山市的空氣環境得到了較好改善。隨后中山市又將‘共性工廠’的理念推動至汽車配件生產、汽車維修等典型行業,形成了良好的經驗模式。”汪子潤說。
長期以來,工業集聚區及入駐企業在環保管理中存在自覺性不高、投入不足、管理不強以及小微企業量大面廣、環保監管疲于應對等問題。浙江自貿試驗區寧波片區于2021年4月出臺《北侖區工業集聚區(小微園區)環保“綠島”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針對工業集聚區(小微園區)及入駐企業,在生態環境領域全方面實施準入政策簡化優化、產污工段集約集成、治污工程共建共享、環保監管統合統一、產業鏈條融化融合的系統集成革新,分別涉及審批、治污、監管、產業四個環節,創新提出打造要素保障“綠島”、污染治理“綠島”、服務監管“綠島”和清潔生產“綠島”,建立環保“綠島”模式。綠島模式注重城市規劃和建設要遵循節約資源和環境友好的原則。
“目前,天臺已完成橡膠行業的試點工作,接下來將總結經驗在橡膠行業、汽修行業、噴涂行業等全方面推廣,為全省大氣VOCs治理貢獻天臺力量。”臺州市生態環境局天臺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裘周旭表示。根據服務產業和功能的不同,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將首批106個“綠島”項目劃分為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三類。“‘綠島’項目讓中小企業獲得專業化環保治理服務,騰出更多精力聚焦主業謀發展。”江蘇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表示。2020年2月,江蘇在全省啟動“綠島”建設試點工作,著力解決中小企業治污與發展難題,一年多來努力為中小企業壓減治污成本、實現綠色發展蹚出了一條新路子。綠島模式提倡城市低碳出行,促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山東危廢綠島模式運營
綠島模式鼓勵城市規劃和建設要以提高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上海生態綠島模式案例
綠島模式已成功在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落地生花”,目前,綠島模式已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化應用成效,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了有效途徑,預計相關技術及模式全方面推廣后,將可為環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化工園區等相關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面對新時代新要求賦予化工園區建設和石化產業發展的新使命,南大環保將通過持續創新投入,不斷探索、勇于實踐,推動化工園區及企業向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轉型,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上海生態綠島模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