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秦漢新城深入踐行國家“雙碳”戰略,積極探索、大膽實踐生態優先低碳循環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引進北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西咸新區能源綠島供熱、秦創原·秦漢新城“雙碳”聯合實驗室、秦漢新城有機固廢處置實驗基地等多個新能源、清潔環保、綠色低碳項目,不斷提升產業發展的含“新”量、含“綠”量。下一步秦漢新城將圍繞“三個帶”發展思路著力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企業以環保技術創新創造實現生產方式和用能方式的智能化、綠色化、低碳化全方面提升社會資源利用效率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綠島模式強調城市建設要尊重和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山東大氣污染防治綠島模式單位
此外,還有一些項目屬于園區本來就該有的基礎配套,也不能納入‘綠島’之列。”戴明忠答復,“我們把‘綠島’項目作為省級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重點支持方向,只有符合要求的才能納入省級項目庫,獲得相應財政補貼。”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編制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危險廢物集中收集貯存、集中噴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水產養殖尾水凈化等5類“綠島”項目建設技術指南,覆蓋已建、在建的絕大部分項目。這些指南已提供給各地參考,并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為綠島項目建設提供重要技術支撐。山東大氣污染防治綠島模式單位綠島模式是一種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的城市規劃模式。
“綠島”是由government投資或government組織多元投資,配套建有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保公共基礎設施,實現區域內污染物統一收集、集中治理、穩定達標排放的集中點(片區)。這一做法作為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創新案例,被寫入國家《“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綠島”建設主要解決了三大難題:一是堅持“集約建設、共享治污”,降低企業治污成本;二是堅持技術更新,專業運營,引導企業不斷迭代技術,建設高效的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三是堅持“集中式”管理,提高環保監督監管能力水平。
綠島模式已成功在江蘇泰興經濟開發區“落地生花”,目前,綠島模式已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化應用成效,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供了有效途徑,預計相關技術及模式全方面推廣后,將可為環保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化工園區等相關行業的綠色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面對新時代新要求賦予化工園區建設和石化產業發展的新使命,南大環保將通過持續創新投入,不斷探索、勇于實踐,推動化工園區及企業向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轉型,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綠島模式注重城市建設和運營中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意識。
在獐獅社區污水處理項目建設現場,寶應縣望直港鎮環保助理谷全喜滿臉喜悅。“從2017年開始,望直港鎮對排放不達標企業停產整治。此前企業產生的污水都是各家自行處理,很難達標,一些沒有處理能力的小企業只能關停。現在,占地4000平方米的預處理池即將投用,獐獅社區將實現企業廢水全部達標排放。”獐獅社區5公里范圍內有33家從事蓮藕加工的企業。“多虧government建了統一的污水處理項目,我們再不用擔心廢水處理了。”藍寶石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庭柱說。讓蓮藕產業煥發生機的污水處理項目,正是江蘇“綠島”項目。為便于管理和分類,根據服務產業和功能的不同,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將首批106個“綠島”項目劃分為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三類。綠島模式注重跨領域、跨部門的協同合作,共同推進綠色發展事業。山東大氣污染防治綠島模式單位
在綠島模式的引導下,我們的城市正在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貢獻力量。山東大氣污染防治綠島模式單位
一是推進高水平的建設,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二是鼓勵第三方治理等服務模式。組建專業性強,技術成熟的運行管理的團隊,采取市場化專業化的運營模式。第三是推進相關產業的發展,通過綠島建設串起生態產業鏈,加速釋放相關產業市場的需求。較后,陳善莉建議強化激勵約束機制。一是創新政策激勵,拓寬綠色的融資渠道,規范有序引導社會資金積極參與綠島項目建設和運營。二是加強監督約束,加強對綠島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推進落實安全生產和環保的各項要求。三是拓展治理路徑,建成一批相對集中、管用的綠島,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山東大氣污染防治綠島模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