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上虞區轄鎮。位于區境西南部,曹娥江畔。面積89平方千米,人口2萬多人。轄上浦1個居民區和舜江、王湖、四峰、昆岙、大善小塢、東山、九連、戚山、馮浦、上浦、夏家埠、漁家渡、梅塢13個行政村。境內東山是晉朝謝安隱居之地,成語“東山再起”源出于此。古跡有三國龍窯、小仙壇。
【沿革】1962年建上浦公社,1990年改設上浦鎮。1996年,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2.6萬,轄漁家渡、漁渡、徐灣、胡家埭、沿浦、浦下、小江、石浦、廟基灣、小塢、大善、昆侖、陶岙、梅塢、上浦、方弄、橫汀、姥山、董家山、甲仗、浦口、新窯、凌湖、夏家埠、王家匯、大湖岙35個行政村。1999年末轄35個村(居)委會,人口25381人,面積87平方千米。2000年末轄36個村(居)委會,人口25257人,面積86.6平方千米。2001年末轄35個村(居)委會,人口25381人,面積87平方千米。2002年末轄35個村(居)委會,人口25185人,面積86.6平方千米。2003年末,面積86.6平方千米,人口24859人,轄35個行政村。2005年末鎮政府駐四峰村,面積89平方千米,人口2.47萬人。
2006年4月21日,《上虞市政府關于調整上浦鎮行政村規模的批復》(虞政發[2006]23號)同意上浦鎮的行政村由35個調整為13個:撤銷漁家渡村、漁渡村,合并設立漁家渡村,村委會駐原漁家渡村內;撤銷徐灣村、胡家埭村、沿浦村、浦下村,合并設立舜江村,村委會駐原沿浦村內;撤銷王家匯村、大湖岙村,合并設立王湖村,村委會駐原王家匯村內;撤銷小江村、石浦村、廟基灣村,合并設立四峰村,村委會駐原廟基灣村內;撤銷小塢村、大善村,合并設立大善小塢村,村委會駐原小塢村內;撤銷昆侖村、陶岙村,合并設立昆岙村,村委會駐原昆侖村內;撤銷方弄村、橫汀村、姥山村、董家山村、甲仗村,合并設立東山村,村委會駐董山完小內;撤銷浦口村、紅明村、潴湖村、鮑岙村,合并設立九連村,村委會駐原浦口村內;撤銷鄭黃村、俞傅村、石塘村,合并設立戚山村,村委會駐原俞傅村內;撤銷象田村、石井村、馮浦村,合并設立馮浦村,村委會駐原馮浦村內;撤銷新窯村、凌湖村、夏家埠村,合并設立夏家埠村,村委會駐原夏家埠村內;上浦村、梅塢村等2個行政村暫不作調整,維持原狀。
【郵編】312351【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30682102:~001 121上浦居委會 ~200 122上浦村 ~201 220漁家渡村 ~214 220梅塢村 ~220 220馮浦村 ~223 220夏家埠村 ~235 220舜江村 ~236 220王湖村 ~237 121四峰村 ~238 122大善小塢村 ~239 122昆岙村 ~240 122東山村 ~241 220九連村 ~242 220戚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