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上虞區轄鎮。位于區境北部。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約11萬人。轄祝家街、顧家弄、躍進(橋)3個社區,外五甲、聯海、東上湖、聯塘、勤聯、寺前、三友、福海、時華、丁澤、潘韓、聯勝、雙埠、新光、共何、杭郭、東凌湖、前莊、三華、嚴巷頭、金中、廟川、舜源、陸家、任謝、祝溫、章黎、萬湖、黃家堰、港聯、楊凌湖、蔡林、章家、呂家埠、雀嘴、內五甲、西華、新下湖3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崧鎮南路29號。
【沿革】1950年建立崧廈鎮,1961年成立崧廈鎮公社,1981年恢復崧廈鎮,1992年原華鎮鄉、新建鄉、聯豐鄉并入。1996年,面積46.8平方千米,人口8萬人,轄陸一、陸二、陸三、章家街、臨江、聯興、章家、裴家、三棚橋、蒲家、友愛、紅旗、新華、群力、西華、共建、外五甲、巨興、內五甲、華澤、丁家埠、朱家、偉民、嚴巷頭、唐嘉橋、東華、韓家、潘家、先鋒、鎮中、喻光、何家、大江、西洋湖、湖光、萬豐、東湖、上湖、曹江、張湖、老樓屋、下湖、金馮劉、杭家、郭家、寺前、勤聯、聯塘、聯海、星旗、長豐、東進、常青、長征、海豐、海勝、海涂、朝陽58個行政村和8個居民委員會。2001年,原瀝東鎮的后凌湖等37村并入崧廈鎮,崧廈鎮轄97村、9居,鎮政府駐崧鎮南路(原址)。
1999年末轄69個村(居)委會,人口7600人,面積47平方千米。2000年末轄69個村(居)委會,人口73545人,面積46.75平方千米。2001年(末)轄69個村(居)委會,人口76000人,面積47平方千米。2002年末轄97個村(居)委會,人口107662人,面積84.8平方千米。2003年末轄97個村(居)委會,人口108881人。2005年末面積80平方千米,人口10.84萬人。
2006年4月18日,《上虞市政府關于調整崧廈鎮行政村規模的批復》(虞政發[2006]12號)同意崧廈鎮的行政村由97個調整為38個:撤銷章家街村、聯興村、章家村、臨江村,合并設立章家村,村委會駐原臨江村內;撤銷裕豐村、西家村、新塘村、趙村村、東家村,合并設立呂家埠村,村委會駐原西家村內;撤銷星旗村、長豐村、東進村、常青村、長征村、海豐村、朝陽村、海涂村、海勝村,合并設立雀嘴村,村委會駐原新建鄉政府內;撤銷蔡東村、蔡興村、美滿村、漁業村,合并設立蔡林村,村委會駐原蔡東村內;撤銷下湖村、老樓屋村、金馮劉村,合并設立新下湖村,村委會駐原下湖村;撤銷偉民村、唐嘉橋村、嚴巷頭村、朱家村,合并設立嚴巷頭村,村委會駐原偉明村內;撤銷西華村、群力村、新華村、共建村,合并設立西華村,村委會駐原西華村內;撤銷陸一村、陸二村、陸三村,合并設立陸家村,村委會駐原陸三村內;撤銷何家村、西洋湖村、大江村,合并設立共何村,村委會駐原何家村內;撤銷湯家埠村、五龍廟村、前莊村,合并設立前莊村,村委會駐原湯家埠村內;撤銷三朋橋村、東華村、裴家村,合并設立時華村,村委會駐原三朋橋村內;撤銷丁家埠村、華澤村,合并設立丁澤村,村委會駐原丁澤小學內。撤銷韓家村、潘家村,合并設立潘韓村,村委會駐原韓家村內;撤銷張湖村、曹江村,合并設立聯勝村,村委會駐原張湖村內;撤銷上湖村、東湖村,合并設立東上湖村,村委會駐原東湖村內;撤銷蒲家村、友愛村、紅旗村,合并設立三華村,村委會駐原友愛村內;撤銷浙海村、勤儉村、沈家村,合并設立雙埠村,村委會駐原浙海村內;撤銷達浦村、鐘家村,合并設立金中村,村委會駐原鐘家村內;撤銷廟下村、川下村,合并設立廟川村,村委會駐原廟下村內;撤銷喻光村、鎮中村、先鋒村,合并設立新光村,村委會駐原喻光村內;撤銷郭家村、杭家村,合并設立杭郭村,村委會駐原杭家村內;撤銷官楊村、宅陽村、大塢村,合并設立舜源村,村委會駐原官楊村內;撤銷涂謝村、滁莊村,合并設立任謝村,村委會駐原涂謝村內;撤銷后凌湖村、東聯村,合并設立東凌湖村,村委會駐原后凌湖村內;撤銷祝馬村、后桑村、溫涇村,合并設立祝溫村,村委會駐原祝馬村內;撤銷黎興村、章家瀝村,合并設立章黎村,村委會駐原章家瀝村內;撤銷萬豐村、湖光村,合并設立萬湖村,村委會駐原萬豐村內;撤銷黃家堰村、三興村,合并設立黃家堰村,村委會駐原三興村內;撤銷前朱村、下洋村,合并設立港聯村,村委會駐原前朱村內;撤銷前凌湖村、楊家橋村,合并設立楊凌湖村,村委會駐原前凌湖村內;撤銷內五甲村、曙興村,合并設立內五甲村,村委會駐原曙興村內;外五甲村、聯海村、聯塘村、勤聯村、寺前村、福海村、三友村等7個行政村暫不作調整,維持原狀。
【郵編】312368【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30682113:~001 111祝家街社區 ~005 111顧家弄社區 ~007 111躍進社區 ~221 220章家村 ~230 112西華村 ~232 220內五甲村 ~233 220外五甲村 ~234 220聯海村 ~235 220聯塘村 ~236 220勤聯村 ~237 220寺前村 ~263 220福海村 ~274 220前莊村 ~284 220三友村 ~287 220黃家堰村 ~297 220陸家村 ~298 112時華村 ~299 111三華村 ~300 220丁澤村 ~301 112嚴巷頭村 ~302 112潘韓村 ~303 112新光村 ~304 112共何村 ~305 220萬湖村 ~306 220東上湖村 ~307 220聯勝村 ~308 220新下湖村 ~309 220廟川村 ~310 220杭郭村 ~311 220雀嘴村 ~312 220雙埠村 ~313 220任謝村 ~314 220祝溫村 ~315 220金中村 ~316 220章黎村 ~317 220舜源村 ~318 112東凌湖村 ~319 220蔡林村 ~320 220楊凌湖村 ~321 220港聯村 ~322 220呂家埠村
原【瀝東鎮】原上虞市轄鎮。位于市境北部邊緣,南臨曹娥江,北瀕杭州灣。1950年為城東、瀆江、二渡3鄉,1956年合并為瀝東鄉,1958年屬瀝海公社,1961年析建瀝東公社,1981年更名立東公社,同年復名瀝東公社,1984年改鄉,1989年撤鄉建鎮,1992年三聯鄉、四埠鄉并入瀝東鎮。1996年,面積35平方千米,人口5.2萬人,轄 頭、燎原、蔣家、邵家、許家、潭頭、后郭瀆、前郭瀆、塘灣、賀孫、譚村、莊里、鄭家埭、朱邵、涂謝、滁莊、福海、祝馬、溫涇、浙海、后桑、鐘家、沈家、達浦、勤儉、黎興、章家瀝、五龍廟、前莊、湯家埠、美滿、蔡東、蔡興、后凌湖、漁業、楊家橋、東聯、三友、洞橋頭、下洋、前朱、黃家堰、三興、前凌湖、趙村、西家、東家、裕豐、新塘49個行政村。1999年末轄52個村(居)委會,人口53005人,面積35平方千米。2000年末轄51個村(居)委會,人口53406人,面積35平方千米。2001年(末)轄52個村(居)委會,人口53005人,面積35平方千米。2001年,撤銷瀝東鎮,將后凌湖等37村并入崧廈鎮,邵家等14村并入瀝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