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上虞區轄街道。位于區境中部。轄16個社區、24個居民區、12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還珠路。
【沿革】1949年設百官鄉,1952年改鎮,1958年建公社,1959年重設鎮,1961年復公社,1965年復設鎮,1992年由原百官鎮及中塘鄉、娥江鄉、南湖鄉、路東鄉合并設鎮。1996年,面積67平方千米,人口12.1萬人,轄百官一村、百官二村、百官三村、百官四村、百官五村、大壩、嶺光、趙家、新建、梁家山、豐一、上沙、下沙、孝女廟、民豐、聯豐、娥一、娥二、三角站、里睦橋、獅子、白米堰、新沙、梁巷、越愛、徐家塘、新樓下、光明、西湖、賀盤、大廠、中利、杜家、后村、頭甲、四甲、二甲、前一、前二、前三、前四、葉家埭、施家堰、頭社、新光、建新、潮五、朝霞、大有、豐橋、沿河、南湖、星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豐二、馬家埠、章岙、金家岙、里嚴、回龍、外嚴、橫江里、路工66個行政村及龍山、丁界寺、上源閘、平陽山、勞動路、勝利路、鳳山、蔣家弄、教場、金魚灣、半山、陳家門、沿塘、文化新村、曹娥、渡江路16個居委會。1999年末轄91個村(居)委會,人口137513人,面積67平方千米。2000年末轄95個村(居)委會,人口144565人,面積67平方千米。2001年(末)轄91?個村(居)委會,人口137513人,面積67平方千米。
2001年,撤銷百官鎮,東北部的百官一村等41村、龍山等25居設立劃歸新設立的百官街道管轄,東南部的娥一等15村、渡江路等14居劃歸新設立的曹娥街道管轄;百官街道辦事處駐還珠路(原百官鎮址)。2002年末,百官街道人口113778人,面積40平方千米。2003年末人口109221人。2005年末面積40平方千米,人口11.21萬人,辦事處駐還珠路2號。
2006年4月17日,《上虞市政府關于調整百官街道行政村規模的批復》(虞政發[2006]11號)同意百官街道的行政村由36個調整為26個:撤銷葉家埭村、施家堰村,合并設立新葉家埭村,村委會駐原葉家埭村內;撤銷南湖村、星一村,合并設立南一村,村委會駐原南湖村內;撤銷潮五村、沿河村、豐橋村,合并設立南二村,村委會駐原沿河村內;撤銷朝霞村、建新村、大有村,合并設立南三村,村委會駐原朝霞村內;撤銷頭社村、新光村,合并設立聯新村,村委會駐原頭社村內;撤銷里嚴村、章岙村、回龍村、馬家埠村,合并設立路東村,村委會駐原里嚴村內;一村、三村、嶺光、梁家山、杜家、頭甲、二甲、四甲、前一、前二、前三、前四、星二、星三、星四、豐二、外嚴村、金家岙、路工、橫江里等20個行政村暫不作調整,維持原狀。
2006年轄龍山、上源閘、平陽山、鳳山、九浸畈、勝利路、半山、臥龍山莊、金魚灣、恒利、西橫河、文化、上棉、陽光、廣濟苑15個社區,二村、四村、五村、大壩、趙家、后村、中利、新建、星五、豐一10個居民區和新葉家埭、南一、南二、南三、聯新、路東、百官一、百官三、嶺光、梁家山、杜家、頭甲、二甲、四甲、前一、前二、前三、前四、星二、星三、星四、橫江里、豐二、外嚴、金家岙、路工26個行政村。
【郵編】312300【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30682001:~001 112龍山社區 ~002 112上源閘社區 ~004 111平陽山社區 ~005 112鳳山社區 ~006 112九浸畈社區 ~012 111半山社區 ~014 111臥龍山莊社區 ~015 111金漁灣社區 ~016 111恒利社區 ~017 111西橫河社區 ~020 220上棉社區 ~021 111百二居委會 ~022 111百四居委會 ~023 111百五居委會 ~024 111大壩居委會 ~025 111趙家居委會 ~026 112陽光社區 ~027 112勝利社區 ~029 111文化社區 ~030 111中利居委會 ~031 111后村居委會 ~032 111豐一居委會 ~033 111星五居委會 ~034 111新建居委會 ~035 111高豐社區 ~036 111綠城社區 ~037 111三村居委會 ~038 111梁家山居委會 ~039 112頭甲居委會 ~040 112二甲居委會 ~041 112四甲居委會 ~042 112前一居委會 ~043 112前三居委會 ~044 112前四居委會 ~045 112星二居委會 ~046 112星三居委會 ~047 112星四居委會 ~048 112豐二居委會 ~049 112前二居委會 ~050 122嶺光居委會 ~200 111百一村 ~206 112杜家村 ~231 112路東村 ~236 112外嚴村 ~238 112金家岙村 ~239 112路工村 ~240 112橫江村 ~241 112新葉家埭村 ~242 112聯新村 ~243 112南三村 ~244 112南二村 ~245 112南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