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港鎮位于豐城市東北部,贛江東岸,小港泄洪閘北端,豐水流入贛江出口處。轄小港居委會,余家、八都、張洲、北港、路外、路里、上袁、北榮、地埂、梅崗、下埠、路口、竹林、橫岸、大汽、中洲、潭頭、大港、店上、青周、萬沙、贛東、路東、南岸、沙埂、棠山、劉家、銅湖、北頭、長江30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小港口昌贛路69號,距市區10千米。是豐城南部豐、富、秀、槎諸水注入贛江匯流之地。地處贛撫平原。浙贛鐵路、105國道,豐城至白土公路和贛江、清豐山河均縱貫全境。
[郵編]331124 [代碼]360981119:~001小港居委會 ~200青周村 ~201萬沙村 ~202店上村 ~203大港村 ~204棠山村 ~205南岸村 ~206路東村 ~207贛東村 ~208劉家村 ~209北頭村 ~210銅湖村 ~211橫岸村 ~212大汽村 ~213中洲村 ~214余家村 ~215八都村 ~216張洲村 ~217路里村 ~218北榮村 ~219下埠村 ~220路口村 ~221梅崗村 ~222上袁村 ~223地埂村 ~224沙埂村 ~225長江村 ~226北港村 ~227潭頭村 ~228路外村 ~229竹林村
[沿革]清初,因原大港口泄洪閘被洪水沖跨,乃將泄洪閘改建于港口。其時上港邊一帶稱為溪港,含有水文類、魚味美之意。由于溪港閘泄洪能力小,于有原大港閘,故將溪港改為小港口。建國前夕屬小港鄉,建國初期分屬萬沙、銅湖、大溪、大港等鄉,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1959年從東方紅公社分出小港、梅崗2個公社,1964年合并為小港公社.
1984年改稱小港鄉,1985年設鎮。1997年,面積86.5平方千米,人口5.6萬,轄小港居委會及贛東、青周、萬沙、大港、店上、南岸、沙埂、路東、張洲、劉家、北港、楊坊、余家、北頭、路外、八都、橫岸、路里、潭頭、長江、路口、竹林、大汽、梅崗、北榮、中洲、地埂、上袁、下埠、棠山、銅湖3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小港口。
2005年區劃調整后(實際上沒有執行),面積91k㎡,人口73112人,轄小港居委會,余家、八都、張洲、北港、路外、路里、上袁、北榮、地埂、梅崗、下埠、路口、竹林、橫岸、大汽、中洲、潭頭、大港、店上、青周、萬沙、贛東、路東、南岸、沙埂、棠山、劉家、銅湖、北頭、長江、淇湖、上淇、劍東、南沙等34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