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塘鎮位于豐城市西南部。東鄰孫渡街道和橋東鎮,西隔薌水與拖船毗鄰,南界麗村鎮和樟樹市觀上鎮,北與河街街道接壤。全鎮東西長13千米,南北寬11千米,面積95平方千米,人口54721人,其中鎮區2658人。轄榮塘居委會,榮塘、芳田、望郭、汕田、甘華、夏陽、榮木、馬口、北湖、店里、黃木、陽泗、彭家、天井、吉塘、張坊、江下17個行政村,236個村小組,179個自然村。鎮政府駐萬米大道20號,距市區13千米。
東部為低丘,西部是平原。最高點火焰山,海拔24.8米,最低點韓源口,海拔68.6米。豐水和清豐山溪自南向北流貫中部,萬米渠道橫穿全鎮。京九鐵路、豐洛公路、拖鐵公路穿境而過,設有京九線豐城南站。傳說中的“干將、莫邪”雙寶劍就在此地出土,古龍光書院和劍池均在境內。
[郵編]331121 [代碼]360981122:~001榮塘居委會 ~200榮塘村 ~201望郭村 ~202芳田村 ~203汕田村 ~204甘華村 ~205夏陽村 ~206馬口村 ~207榮木村 ~208北湖村 ~209店里村 ~210黃木村 ~211陽泗村 ~212彭家村 ~213吉塘村 ~214張坊村 ~215天井村 ~216江下村
[沿革]西晉時曾為豐城縣治。唐初王勃在《滕王閣序》寫到的“物華天寶,龍光射斗牛之墟”,指的就是此地。南宋紹興二年(1132),陳氏徒此,建村于滎湖旁,原名滎湖,后演化為榮塘。建國前夕分屬劍池、望郭、北湖、唐圩鄉,建國初期為榮塘、陽泗、北湖、榮木、黃墓、天井、滸山、夏陽、望郭、芳田等10鄉,1958年為紅旗公社的榮唐、陽泗、北湖3個管理區,1960年改為榮塘、陽泗、北湖3個公社,1968年并為榮塘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10月撤鄉改鎮。1997年,面積95平方千米,人口5.6萬,轄榮塘居委會及榮塘、北湖、黃木、店里、榮木、馬口、夏陽、彭家、陽泗、甘華、吉塘、天井、張坊、江下、港下、望郭、汕田、芳田18個行政村。2005年區劃調整后(實際上沒有執行),面積110k㎡,人口87237人,轄榮塘居委會,榮塘、芳田、望郭、汕田、甘華、夏陽、榮木、馬口、北湖、店里、黃墓、陽泗、彭家、天井、吉塘、張坊、江下、渡南、陽坊、永豐、三合、垱溪、埂上、坪下、栗山、豐聯、南鄒、永固等2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榮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