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東鎮位于豐城市南部。轄橋東居委會,更新、南山、象牙、展山、路邊、明星、藍田、栗花、株橋、盛家、七里、上車、杜坊、上青、下青、葛塘、朱坊、東岸、觀建、丁橋、前進2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農貿西路26號,距市區15千米。豐(城)洛(市)鐵路支線、豐(城)樂(安)公路穿境而過。
[郵編]331106 [代碼]360981121:~001橋東居委會 ~200象牙村 ~201展山村 ~202路邊村 ~203明星村 ~204藍田村 ~205栗花村 ~206株橋村 ~207葛塘村 ~208朱坊村 ~209上青村 ~210下青村 ~211上車村 ~212七里村 ~213杜坊村 ~214前進村 ~215丁橋村 ~216盛家村 ~217南山村 ~218觀建村 ~220東岸村 ~221更新村
[沿革]宋淳祜元年(1241)屬豫章豐城折桂鄉。元朝初期,在高腳廟(又名“朱坊街上”)靠透水西側設有店鋪,進行交易,經過幾百年的演變,逐漸向西移到富水東側,后又發展到富水西側,即在現在地址。為了交通方便,在河上架了兩座橋(上橋和下橋),富水東側為橋東,富水西側為橋西。元代(1286)年間,橋東屬江西龍興路富州。明洪武九年(1376)屬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三坊。
民國元年(1912)屬江西豫章道豐城縣。民國十五年(1926)為豐城縣第三區的橋東、橋西2鄉和第二區的丁橋鄉。建國初期(1949),屬劍南區,不久改屬第三區(駐地石灘)。(為丁橋、七里等9鄉)1950年屬第九區(駐地橋東)。1958年合設橋東公社,1961年分為橋東、本橋、南山公社,屬橋東區。1964年撤區并社,復為橋東公社。1965年,成立鐵路區公社,轄橋東,三橋等29個社。1968年,又撤區并社并隊,原鐵路區撤銷,恢復橋東公社。
1984年改置橋東鄉,1996年設鎮。1997年,面積106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橋東居委會及藍田、朱坊、盛家、杜坊、上車、上青、下青、七里、葛塘、象牙、南山、株橋、明星、栗花、更新、丁橋、前進、展山、路邊、觀建、東岸2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橋東。2005年區劃調整后(實際上沒有執行),面積126.5k㎡,人口42899人,轄橋東居委會,更新、南山、象牙、展山、路邊、明星、藍田、栗花、株橋、盛家、七里、上車、杜坊、上青、下青、葛塘、朱坊、東岸、觀建、丁橋、前進、茅園等22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