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底,黑龍江省轄5專區、5省轄市,59縣、2縣級市、1自治縣、16市轄區。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一覽
哈爾濱市 9區
道里區 南崗區 太平區 香坊區 平房區
王崗區 松浦區 朝陽區 道外區
齊齊哈爾市 7區
龍沙區 鐵東區 永定區 北關區 富拉爾基區
昂昂溪區 臥牛吐達斡爾族自治區
牡丹江市
佳木斯市
雞西市
省直轄單位 共8縣 2市
鶴崗市 雙鴨山市
肇東縣(肇東鎮) 肇州縣(肇州鎮) 五常縣(五常鎮) 雙城縣(雙城鎮) 賓 縣(賓州鎮)
阿城縣(阿城鎮) 伊春縣(伊春鎮) 肇源縣(肇源鎮)
黑河專區 駐愛輝縣 5縣
愛輝縣(黑河鎮) 孫吳縣(孫吳鎮) 遜克縣(遜克鎮) 呼瑪縣(呼瑪鄉) 佳蔭縣(朝陽鎮)
嫩江專區 駐齊齊哈爾市 14縣、1自治縣
龍江縣(朱家坎鎮) 訥河縣(訥河鎮) 依安縣(依安鎮) 泰來縣(泰來鎮) 甘南縣(甘南鎮)
富裕縣(富裕鎮) 林甸縣(林甸鎮) 嫩江縣(嫩江鎮) 安達縣(安達鎮) 青岡縣(青岡鎮)
明水縣(明水鎮) 拜泉縣(拜泉鎮) 克山縣(克山鎮) 克東縣(克東鎮)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康泰鎮)
合江專區 駐佳木斯市 10縣
富錦縣(富錦鎮) 寶清縣(寶清鎮) 依蘭縣(依蘭鎮) 湯原縣(湯原鎮) 集賢縣(福利鎮)
勃利縣(勃利鎮) 蘿北縣(鳳翔鎮) 撫遠縣(撫遠鎮) 樺川縣(湖南營鎮) 饒河縣(饒河鎮)
綏化專區 駐綏化縣 13縣
海倫縣(海倫鎮) 綏化縣(綏化鎮) 望奎縣(雙龍鎮) 蘭西縣(蘭西鎮) 慶安縣(慶安鎮)
綏棱縣(綏棱鎮) 鐵力縣(鐵力鎮) 北安縣(北安鎮) 都德縣(青山鎮) 巴彥縣(巴彥鎮)
呼蘭縣(呼蘭鎮) 木蘭縣(木蘭鎮) 通河縣(通河鎮)
牡丹江專區 駐牡丹江市 9縣
尚志縣(尚志鎮) 延壽縣(延壽鎮) 方正縣(方正鎮) 寧安縣(寧安鎮) 密山縣(密山鎮)
林口縣(林口鎮) 穆棱縣(八面通鎮) 東寧縣(東寧鎮) 虎林縣(虎林鎮)
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變更情況
◎吉林省榆樹縣拉林河以北的三個自然屯劃歸黑龍江省雙城縣(國務院1956年2月11日批準)
★同意成立綏化、牡丹江2個專員公署:綏化專員公署駐綏化縣綏化鎮,領導綏化、蘭西、巴彥、木蘭、海倫、望奎、北安、都德、鐵力、慶安、綏棱、通河、呼蘭等13個縣。牡丹江專員公署駐牡丹江市,領導方正、雞西、寧安、密山、尚志、東寧、穆陵、林口、延壽、虎林10縣。此外,原省直轄的青岡、安達、明水、克山、克東、拜泉6縣,同意劃歸嫩江專區領導。(1956年3月5日國務院批復)
★1956年3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撤銷景星縣,將景星縣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江縣。撤銷拉林縣,將拉林縣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五常縣。撤銷通北縣,將通北縣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北安縣。撤銷樺南縣,將樺南縣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樺川縣。另將原屬樺川縣的新城、悅來(除掉西大橋村)、太平、蘇家店等4個區全部劃歸集賢縣管轄;將原屬樺川縣的長發區的太平山、三家子村,黑通區的新華村和建國區的蒙古力、新民等5個村劃歸佳木斯市管轄。撤銷海林縣,將海林縣所屬行政區域分別劃歸牡丹江市、林口縣、寧安縣。
⊙1956年3月13日黑龍江省【黑民字第892號】通知:撤銷海林縣制:將五林、朱家溝、二道河、柳河、柴河、等5區劃歸林口縣管轄,將海林、石河、朝鮮民族自治區、興隆、山市等5區及長汀鎮劃歸寧安縣管轄,將興隆區的江南、乜河、下乜河、興隆、海浪,柴河區的樺林、工農、互利、鎮江等9村劃歸牡丹江市管轄。
◎撤銷郭爾羅斯后旗,設立肇源縣。(1956年4月11日國務院【國一內羅第58號】批準)
◎集賢縣駐地由集賢鎮遷至福利鎮。(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1956年4月28日批準)
★設立雙鴨山市,撤銷相當于縣的雙鴨山礦區,并以雙鴨山礦區的行政區域作為雙鴨山市的行政區域。(國務院1956年5月25日批復)
◎富錦縣所轄之大同、綏東、連生、福興、北崗等5區和綏濱鎮全部劃歸蘿北縣管轄。(黑龍江省民政廳1956年8月13日批準)
◎哈爾濱市東傅家區與西傅家區合并設立道外區;道里區與顧鄉區合并為道里區。(1956年8月23日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省長集體辦公會議通過)【1956年8月28日通知】
◎將現在哈爾濱市新陽區的部分農村(韓家店、張家店、三家子、正紅頭、老五屯、劉家窩鋪、平房)劃歸平房區領導,將將平房區改為城市區。(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1956年8月28日通知)
★撤銷杜爾伯特旗,設置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以原杜爾伯特旗的行政區域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域。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受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領導。自治縣人民委員會仍駐在泰康鎮。(1956年10月10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38次會議通過)
◎撤銷哈爾濱市天恒區,并入朝陽區。(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1956年10月15日批準)
★同意將鐵驪縣改名為鐵力縣,璦琿縣改名為愛輝縣。(1956年11月19日國務院【國一內齊字第207號】批復)
◎撤銷齊齊哈爾市臥牛吐達斡爾族自治區、榆樹屯區、達呼店區、虎爾虎拉區,設立梅里斯達斡爾族自治區(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1956年11月2日批準)
★撤銷雞西縣,設立雞西市。該市的行政區域為:原雞西縣的雞西、恒山、滴道等3個鎮和紅興、豐樂、城子河、梁家街、蘭嶺、柳毛、勝利等7個鄉;穆陵縣的梨樹鎮;林口縣的麻山、西大坡等2個鄉和奎山鄉的太和村,市人民委員會駐雞西鎮。原屬雞西縣的銀豐、得勝、雞林、前進、永安、永和、金城、新城、下亮子、綜合、友好、東海、興隆、哈達等14個鄉和平陽鎮劃歸密山縣,興農、平安河、哈達砬子等個3鄉劃歸勃利縣,團山子、大通溝2個鄉劃歸林口縣。(1956年12月18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41次會議決定)
◎設立七臺河特區,由勃利縣析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