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江鎮位于香格里拉縣西南部,地處北緯26°52′-27°21′、東經99°39′-100°01′之間。北與上江鄉的士旺接壤,南與迪慶經濟開發區相蓮,西與麗江市玉龍縣巨甸鎮、金莊鄉、石鼓鎮隔江相望。面積626.99平方千米,人口17199人(2007年),其中農業人口4100戶、15752人。有普米、漢、納西、傈僳、白、苗、彝、藏、回、黎等民族。轄新建、興隆、安樂、吾竹、車軸、士達、興文7個行政村,89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吾竹村開文,海拔1900米,距縣城188千米。
全鎮地處金沙江河谷地區,地形狹長,北高南低,人口沿金沙江東岸分布而居。素有香格里拉“江南水鄉”之美譽。金沙江流經境內89千米,有興隆河、安樂河注入。壩區屬北亞熱帶氣候,山區、二半山區屬山地暖溫帶氣候,氣候宜人,雨量充足。屬香格里拉縣乃至迪慶州的農業第一大鎮。景點有長江第一灣,古木蒼翠的吾竹龍潭等。
[沿革]唐屬吐蕃神川督府;宋為磨些尊長地,稱花馬國。元屬巨津州,其金沙江東岸分布有木哭和寨(木可灣),納末邑(良美)、大蘆珠奴邑(格路灣)、索蒲和寨(土旺)、蒙師棖邑(木師扎)、娑夷邑(所邑)、沙邏邑(冷都)、閣姑羅邑(吾竹格古)、車月場邑(車軸)、大蓮邑(達林)、細蓮邑(土林)、淋都邑(冷都)、大機邑(天吉)、白帖和寨(巴岔灣)等村寨,以東直達樣東閣(永勝牙權角)與小旦當(小中甸)為界。明成化十九年(1483),木氏土司派唄色管理。清雍正二年(1724)中甸歸屬云南后為江邊境,其轄地“上江良美尼嘎閣,下至三壩洛吉河”。民國改為第三區,民國27年(1938)編組保甲,改稱金江區,設吾車、良美、木筆、三壩4個鄉。
1949年,中共滇西北工委在金江設立中共金江特區工作委員會。1950年1月,建立金江特區人民政府。5月,中甸解放,仍設金江區,三壩單獨設立三壩鄉。1958年,建立金江人民公社,下轄良美、福格、木高、士旺、新建、興隆、吾竹、車軸、士達、興文、新仁、里仁等鄉。橋頭、永勝、長勝劃歸下江公社。1960年,縮小公社規模,復改為金江區,轄良美、士旺、興文、吾竹43上小公社。1962年撤銷小公社,恢復區、鄉、鎮建置,新仁、里仁劃歸虎跳江。1968年改為公社。1973年劃出士旺、福格、良美、木高成立由江公社。1983年改為金江區,所轄大隊改為鄉。1988年撤區改金江鄉,所轄鄉改村。2002年撤鄉設鎮。
[郵編]674403 [2007年代碼]533421104:~201新建村 ~202興隆村 ~203安樂村 ~204吾竹村 ~205車軸村 ~206士達村 ~207興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