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壩納西族鄉位于香格里拉縣東南部,哈巴雪山之東,地處北緯27°19′-27°43′、東經99°56′~100°19′之間。是全縣唯一的的民族鄉。面積977.4平方千米。人口17694人(2006年底),其中農業人口17067人。以納西族為主,約占總人口的62%。轄東壩、安南、白地、瓦刷、哈巴、江邊6個行政村,75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白地村水甲,海拔2450米。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為哈巴雪山主峰5398米,最低點為江邊村委會河谷1600米,4000米以上雪山有兩座。多為干熱河谷,山多地少。農產稻谷、玉米、小麥、馬鈴薯。產蘋果、梨、梅子等,藥材資源豐富,有豐富的金、銀、鎢、銅、鉛、鋅及大理石等礦產資源。建有安南河電站。縣城至鄉駐地水甲村的公路為八條支線的匯集點。泉華奇觀白水臺旅游景點在其境內。名勝古跡有“仙人遺田”白水臺泉華臺觀、哈巴雪山、渣日巖畫遺跡,江邊瀑布、黑海、九子海等。
[沿革]以東壩、白地、哈巴三塊不平整的壩子而得名三壩。唐屬吐蕃神川都督府,宋為磨些大酋所據。元代,白地、瓦刷、哈巴和江邊屬寶山州。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由木氏土司占領。清雍正二年(1724)屬江邊境。民國初屬第三區,民國27年(1938),設三壩鄉,仍屬第三區。1950年改為三壩區,1958年成立三壩公社,1962年改三壩區,1968年改三壩公社。1977年,劃出洛吉及安南九龍歸洛吉公社。1984年改三壩區,1988年改三壩鄉,1989年成立三壩納西族鄉。1997年,面積870平方千米,人口1.6萬,轄白地、安南、東壩、哈叭、江邊、瓦刷6個行政村。
[郵編]674411 [2007年代碼]533421202:~201東壩村 ~202安南村 ~203白地村 ~204瓦刷村 ~205哈巴村 ~206江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