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嵊州市轄鄉(xiāng)。位于市境西南西白山區(qū),距市區(qū)25千米。東鄰石璜鎮(zhèn)、南靠長樂鎮(zhèn)、西接諸暨市、北連雅璜鄉(xiāng)。轄6個行政村。
【沿革】因山澗溪流均通剡溪,故名通源。民國21年(1932)建通源鄉(xiāng),解放初屬剡源鄉(xiāng),1950年1月,分設(shè)通源鄉(xiāng),1958年10月為長樂公社通源管理區(qū),1961年11月,建立通源公社,1983年12月改設(shè)通源鄉(xiāng)。1992年5月,面積44.18平方千米,轄13個行政村,72個村民小組,2214戶6709人,其中非農(nóng)人口62人。鄉(xiāng)政府駐崗下村。
1996年,面積43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崗下、道場、新東坑、荷嶺、吳家灣、聯(lián)豐、茶坊、董家坑、松明培、里大坑、茶坑、白雁坑、三王堂13個行政村。1999年末人口6442人,面積44.18平方千米。2000年末人口6369人,2001年末人口6313人,2002年末人口6187人(一說2140戶6222人),2003年末人口6142人。
2005年末,面積44.18平方千米,人口0.60萬人,轄崗下、松明培、里大坑、茶培、白雁坑、三王堂、荷嶺、道場、新東坑、吳家灣、聯(lián)豐、董家坑、茶坊13個行政村。鄉(xiāng)政府駐崗下村53號。
2007年,通源鄉(xiāng)由原來13個行政村調(diào)整為6個行政村。1.通益村:由原茶坊、新東坑2個村合并組成。共259戶、759人,面積6.98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茶坊村。2.西三村:由原三王堂、里大坑、茶培3個村合并組成。共462戶1239人,面積7.56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三王堂村。3.吳聯(lián)村:由原吳家灣、聯(lián)豐2個村合并組成。共361戶1135人,面積8.23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聯(lián)豐村新紙廠。4.通源村:由原崗下、道場、荷嶺、董家坑4個村合并組成。共463戶1265人,面積8.99平方千米,村委會駐原崗下村。5.松明培村、白雁坑村等2個行政村其規(guī)模和村名保持不變。
【郵編】312471【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330683205:~201 220松明培村 ~211 220白雁坑村 ~214 220通益村 ~215 220吳聯(lián)村 ~216 220西三村 ~217 210通源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