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利川市轄鎮。面積16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4906人(2010年六普)。轄1個社區、3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下道坪。
【沿革】鎮以景陽河省去“河”字而命名。原屬四川,宣統三年(1911年)劃歸湖北。民國元年(1912年),高燎、尹家、革坦(部分)屬恩施紅土,硝洞、革坦(部分)屬官店,青龍(部分)屬巴東,大里、鳳凰、景陽屬花坪。1952年,將恩施紅土所轄革坦、高燎、尹家劃歸建始;設景陽區,將景陽、雙土、石埡從花坪區劃出。1957年廢鄉合并到官店區,下設小鄉。1958年分屬官店公社、花坪公社。1961年設立景陽區,駐地由雙土地遷至下坪。1975年設公社,將原鳳凰、景陽合并為鳳凰公社,硝洞、青龍、摩峰合并為硝洞公社,革坦、楠木、挖葛、高燎、尹家合并為景陽公社。1984年7月1日撤社設區建鄉,將原鳳凰公社、硝洞公社(摩峰劃回官店區除外)、景陽公社合并為景陽區,下設大里、鳳凰、景陽、楠木、革坦、高燎、尹家、挖葛、硝洞、青龍10個鄉。
1996年,大里鄉面積14.9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團碑、社堂、大里3個行政村;鳳凰鄉面積13.4平方千米,人口0.4萬人,轄鳳凰觀、鄭家坦2個行政村;楠木鄉面積13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白果、興隆、大壩3個行政村;硝洞鄉面積33.1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轄粟子坪、粟谷壩、硝洞坪、桐子溝、謝家灣5個行政村;青龍鄉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0.1萬人,轄青龍1個行政村;革坦鄉面積20.1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轄白巖水、革坦、五花寨、雷家坡、廖家坦、馬鞍山6個行政村;挖葛鄉面積23.7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轄孫家坪、龍潭槽、大天坑、丁家槽4個行政村;高燎鄉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0.3萬人,轄后槽、高燎、偏坦3個行政村;尹家鄉面積8.1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尹家、喜洋2個行政村;景陽鄉面積17.2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轄大樹埡、雙寨子、龍家壩、村坊坪4個行政村。
1996年撤區并鄉,設立縣轄景陽鄉,原10個小鄉改為管理區,村組建制不變。1997年撤鄉改鎮,下設9個管理區,青龍管理區并入硝洞管理區。2002年4月,撤銷管理區。2004年,鎮政府駐龍家壩,人口39260人,面積164平方千米,轄龍家壩、團碑、社堂、大里、鳳凰觀、鄭家坦、大樹埡、雙寨子、白果樹、興隆寺、大壩、馬鞍山、白巖水、五花寨、革坦壩、雷家坡、廖家坦、后槽、高燎、偏坦、尹家、喜洋、孫家坪、丁家槽、龍潭、大天坑、栗子坪、粟谷壩、桐梓溝、硝洞坪、謝家灣、青龍河32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2822103:~001 121景陽社區 ~200 122團碑村 ~201 220大里村 ~202 220社堂村 ~203 220鳳凰觀村 ~204 220鄭家坦村 ~205 121大壩村 ~206 220興隆寺村 ~207 220白果樹村 ~208 122馬鞍山村 ~209 220白巖水村 ~210 122雷家坡村 ~211 122五花寨村 ~212 122廖家坦村 ~213 220后槽村 ~214 220高燎村 ~215 220偏坦村 ~216 220尹家村 ~217 220喜陽村 ~218 220孫家坪村 ~219 220丁家槽村 ~220 220龍潭槽村 ~221 220大天坑村 ~222 220栗子坪村 ~223 220粟谷壩村 ~224 220硝洞坪村 ~225 220桐子溝村 ~226 220謝家灣村 ~227 220青龍河村 ~228 220大樹埡村 ~229 220雙寨子村 ~230 220龍家壩村 ~231 121革坦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