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Mǎzhǔ]余姚市轄鎮(zhèn)。東毗余姚城區(qū),南與紹興市上虞區(qū)接壤,西北與臨山相接,北與泗門鎮(zhèn)、朗霞街道連接。面積65.84平方千米,人口4.87萬人(2010年)。轄3個社區(qū)、18個行政村。鎮(zhèn)政府駐渚山路18號。蕭甬鐵路、杭甬高速公路、杭甬運河過境,水陸交通方便。樂安湖、臧墅湖等水域為市淡水魚養(yǎng)殖基地。名勝古跡有秦始皇東巡遺跡飲馬潭、飲馬橋、渚山、獅子山等。
【沿革】馬渚鎮(zhèn)古為多水渚地,有史記載,兩千年前,秦始皇第五次南巡,曾屯兵渚山,飲馬于潭,因而得名馬渚。清時屬云樓鄉(xiāng),民國初始建制馬渚鄉(xiāng),解放前已發(fā)展成鎮(zhèn)。1950年轄區(qū)僅限于馬渚鎮(zhèn)近郊各村,1956年劃入原渚北鄉(xiāng)的施張夏、獎嘉隆、前俞巷、后俞巷和原豐樂鄉(xiāng)的大施巷、汀水堰及云樓鄉(xiāng)的西山下、姚家等行政村,仍名馬渚鎮(zhèn)。1958年改為馬渚管理區(qū),1961年改為馬渚公社。1983年恢復(fù)馬渚鎮(zhèn)。1992年云樓、斗門、青山、開元四鄉(xiāng)并入。
1996年,面積63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龍舌里、下葉、馬渚、廟前、施張夏、獎嘉隆、后俞巷、前俞巷、駱家、大施巷、汀水堰、西橫河、羅大岙、西山下、姚家、全佳橋、夏王宅、利朵、大將橋、滑家岙、橫山、余莊、四將橋、宣郎岙、南宋、謝家、下沙畈、何家闥、倪家畈、木斗魏、禾山、南張、八楞柱、漕斗頭、南魏、寺前、閘下周、五藏岙、過水路、五公橋、江下、楓樹弄、荷花村、臧墅湖、張家山下、義家漕頭、萬九房、下壩、楊岐岙、后周、西河頭、上陳、斗門、大漕頭、馬鞍山、九功寺、金家畈、瑤街弄、菁江渡、袁巷等61個行政村。
2005年3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余政發(fā)[2005]23號)同意同意馬渚鎮(zhèn)撤銷龍舌里村、駱家村村委會和中街、中奕居委會,設(shè)立東一社區(qū),以原龍舌里村、駱家村村委會與中街、中奕居委會的管理區(qū)域為東一社區(qū)的管理區(qū)域;撤銷馬渚村村委會和桑園居委會,設(shè)立金馬社區(qū),以原馬渚村村委會和桑園居委會的管理區(qū)域為金馬社區(qū)的管理區(qū)域。
【郵編】315450【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330281106:~001 121下葉社區(qū) ~002 121金馬社區(qū) ~003 121東一社區(qū) ~200 122姚家村 ~201 122渚山村 ~202 122渚北村 ~203 122大施巷村 ~204 220云樓村 ~205 220樂安湖村 ~206 220四聯(lián)村 ~207 122斗門村 ~208 220瑤街弄村 ~209 122馬槽頭村 ~210 220開元村 ~211 122長泠江村 ~212 220下沙畈村 ~213 220大將橋村 ~214 220沿山村 ~215 220全佳橋村 ~216 122菁江渡村 ~219 122廟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