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余姚市轄街道。位于余姚市區東北,是全市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面積45.05平方千米,人口5.02萬人(2010年)。轄6個社區、2個居民區、10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城區金型路。杭甬高速連接線、蕭甬鐵路、甬余公路穿境而過。
【沿革】2001年設立東北街道,因地處中心城區東北故名,管理原余姚鎮姚江以北,中江、新建路以東的10村、11居,定址陽明東路401號。2006年1月1日,東北街道正式更名為鳳山街道。
【郵編】315400【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30281002:~003 111醬園街社區 ~006 111憲卿第社區 ~010 111子陵社區 ~011 111季衛橋社區 ~012 111鳳山社區 ~013 111陽明東路居委會 ~014 123包家居委會 ~015 112東江社區 ~200 111勝一村 ~201 111皇山橋村 ~202 111雙河村 ~203 111劍江村 ~204 112穴湖村 ~205 112蜀山村 ~206 112同光村 ~207 112九壘山村 ~208 112五星村 ~209 112永豐村
原【余姚鎮】位于余姚市中部,市政府駐地。蕭甬鐵路、余姚鐵路穿境而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王陽明講學處沖天閣、四先賢故里碑、宋建通濟橋、元建舜江樓、明代胡公巖摩崖石刻造像。 [沿革]歷為縣治所在。1946年建陽明鎮,1950年改為陽明區,1956年更名余姚公社,1963年復建鎮。1992年雙河、城北、豐北、豐南、城南5鄉并入。1996年,面積99平方千米,人口17.2萬人,轄勝一、勝山、皇山橋、最良、白山頭、豐山前、富巷、康山、西郊、城郊、二高、蔚秀、群聯、廟弄、毛家、七里浦、羅渡、梁堰、河里、石姥山、新宅、谷家堰、旗山、潘巷、畈周、新華、謝橫江、笆里、屯山、倪毛、翁張、鄭河沿、虹橋、勝堰、景橋、報房、永豐、冶山、安山橋、星光、梁湖頭、西柳家岙、橫河埭、穴湖、張岙、獅墩頭、下木橋、九壘山、桐湖、吳家岙、鐘家門頭、同光、咸池、大河、蜀山、宅山廟、譚家嶺、磨刀橋、高家畈、古路頭、雙龍、雙橋、孤山63個行政村和47個居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