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太常鄉位于沅陵縣西南部,沅水與酉水交匯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13°5′、北緯210°5′。東與縣城隔河相望,西、北與瀘溪縣、二酉苗族鄉交界,南與盤古鄉毗鄰。面積189.1平方千米,人口6405戶、25823人(2005年)。轄黔中郡、穿衣溪、白羊坪、茶埡、團棗、沙金灘、碑巖山、金溪、和平、栗坡、黃茶、壽山、立新、朝瓦溪、侯子坪、羅家、槐子坪、坳頭1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立新村。古跡有兩千年前建筑的黔中郡古城遺址。
【沿革】1953年設太常鄉,1958年屬紅旗公社,1961年改太常公社,1984年改鄉。位于縣城西北郊,距縣城2千米。1996年,面積82.5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鄉政府駐太常。傍依沅水及其支流酉水之間,沅粟公路橫貫鄉境,轄堯頭、木馬嶺、驗匠灣、柳沖、跳巖、羅家、立新、朝瓦溪、白坪、樟樹坪、候子坪、團草坪、棗子坨、茶坡、埡溪15個行政村。2004年5月,沙金灘鄉并入太常鄉,面積119.15平方千米,人口1.7萬人,鄉政府駐立新(原太常鄉政府駐地)。2004年末,代碼431222201,轄堯頭、木馬嶺、驗家灣、柳沖、跳巖、羅家、立新、朝瓦溪、白坪、樟樹坪、侯子坪、團草坪、棗子坨、茶坡、埡溪、沙金灘、興家溶、管坪、碑巖山、槐子坪、米麥沖、四沖22個行政村。
2005年,栗坡鄉并入太常鄉,轄34個行政村,面積189.1平方千米,人口2.63萬人,鄉政府駐立新;在栗坡、沙金灘設辦事處。2005年8月,將34個行政村、206個村民小組合并為18個行政村、140個村民小組,其中:原窯頭、木馬嶺、驗匠灣3村并為黔中郡村,原跳巖、柳沖2村并為穿衣溪村,原白坪、樟樹坪2村并為白羊坪村,原茶坡、埡溪2村并為茶埡村,原團草坪、棗子坨2村并為團刺村,原沙金灘、管坪、興家溶3村并為沙金灘村,原碑巖山、米麥沖、四沖3村并為碑巖山村,原金溪、磨家坪2村并為金溪村,原跳溪、亂巖坪2村并為和平村,原板樹坪、蠻坨2村并為栗坡村,原黃司坪、茶坪2村合為黃茶村,原巖沖、界溪、塔子界3村并為壽山村,立新、朝瓦溪、侯子坪、羅家、槐子坪、坳頭等村保持不變。
【2010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31222249:~205 220羅家村 ~206 210立新村 ~207 220朝瓦溪村 ~210 220候子坪村 ~215 210沙金灘村 ~218 220碑巖山村 ~219 220槐子坪村 ~222 220黔中郡村 ~223 220白羊坪村 ~224 220茶埡村 ~225 220穿衣溪村 ~226 220團棗村 ~227 210金溪村 ~228 220和平村 ~229 220黃茶村 ~230 220壽山村 ~231 220栗坡村 ~232 220坳頭村
【沙金灘鄉】位于沅陵縣西南部,距縣城14千米。1953年屬四區,1958年屬上游公社,1961年為沙金灘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36.51平方千米,人口0.5萬人,鄉政府駐沙金灘,轄沙金灘、興家溶、管坪、碑巖山、米麥沖、槐子坪、四沖7個行政村。
【栗坡鄉】位于沅陵縣西部,距縣城39千米。1956年設栗坡鄉,1961年改栗坡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面積70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鄉政府駐金溪,轄界溪、坳頭、黃獅坪、茶坪、蠻坨、板樹坪、塔子界、巖沖、金溪、磨家坪、亂巖坪、跳巖12個行政村。2004年末,代碼431222205,轄界溪、坳頭、黃司坪、茶坪、蠻坨、板樹坪、塔子界、巖沖、金溪、磨家坪、亂巖坪、跳溪12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