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陜西榆林市定邊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610825身份證前6位:610825
長途區號:0912 郵政編碼:719000
隸屬政區:榆林市行政級別:縣
車牌號碼:陜K轄區面積:6920km2
人口數量:約31.5萬人人口密度:46人/km2
行政區劃:定邊街道 賀圈鎮 紅柳溝鎮 磚井鎮 白泥井鎮 安邊鎮 堆子梁鎮 白灣子鎮 姬塬鎮 楊井鎮 新安邊鎮 樊學鎮 鹽場堡鎮 郝灘鎮 石洞溝鄉 油房莊鄉 馮地坑鄉 學莊鄉
定邊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定邊街道 610825100   定邊縣定邊街道地處陜西省西北邊緣榆林市西部,全鎮現轄9個行政村,6個社區居委會,1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屬單位,28個黨支部(含1個黨總支),113個省……[詳細]
賀圈鎮 610825101 273km2  陜西省定邊縣賀圈鎮屬城郊鎮,素有縣城南大門之稱:全鎮轄27個行政村、66個自然村、4202戶22781人,其中集鎮暫位人口3200人。總土地面積273平……[詳細]
紅柳溝鎮 610825102 384.1km2  定邊縣紅柳溝鎮位于縣城西南33公里,西與寧夏鹽池縣紅井子鄉相鄰,定劉張公路橫貫全鎮。全鎮轄26個行政村,100個村民小組,3255戶,16027人,其中……[詳細]
磚井鎮 610825103 3km2  磚井鎮地處定邊縣城東沿307國道23公里處。古長城橫貫東西。北部為毛烏素沙漠南緣,中部為白于山前洪漫灘區,南部為白于山北麓斜坡區,是定邊縣的縮影。全鎮轄……[詳細]
白泥井鎮 610825104 484km2  白泥井鎮位于陜西省定邊縣最北端,北鄰內蒙前旗二道川鄉, 西接周臺子鄉,東靠安邊鎮,南毗定邊鎮與磚井鎮。全鎮轄 26 個行政村、 3779 戶、 1820……[詳細]
安邊鎮 610825105 240km2  安邊鎮地處定邊縣東部,距縣城50公里,始建于明正統二年(1437年),是歷史上有名的三邊之一,1949年撤縣建區,“素有旱碼頭”之稱,是東灘經濟文化的中……[詳細]
堆子梁鎮 610825106 130.35km2  定邊縣堆子梁鎮位于縣城東北部。東與靖邊相連,北與內蒙相接,南與郝灘毗鄰。 人口面積:2002年底,全鎮總人口11536人。其中非農208人,占……[詳細]
白灣子鎮 610825107 283km2  白灣子鎮位于定邊縣南部山區,距縣城45公里處,境內梁、塬、澗、臺各種地形兼有,白于山脈主峰魏梁雄居中部,海撥1907米。 全鎮總土地面積283……[詳細]
姬塬鎮 610825108 528km2  定邊縣姬塬鎮位于定邊西南部的白于山區,是由原劉峁塬鄉、堡子灣鄉、姬塬鎮三鄉鎮撤并組建而成的大鎮,地處陜、甘、寧三省之交界,東部是我縣張崾先和樊學鄉;南部……[詳細]
楊井鎮 610825109 263km2  楊井鎮是定邊縣東南山區第一大鎮,距縣城44公里。全鎮轄9個行政村,10759人,土地總面積263平方公里。主導產業有洋 芋、蕎麥、雜豆、羊子等;地下有豐……[詳細]
新安邊鎮 610825110 305km2  新安邊鎮位于定邊縣東南門戶之地,距縣城71公里。全鎮轄13個行政村,92個自然村,有駐鎮機關單位8個,有學校14所,其中完全小學1所,在校學生1290人……[詳細]
樊學鎮 610825112 209km2  陜西省樊學鎮位于定邊縣西南山區,東鄰吳旗縣王洼子鄉、南至張崾崄鄉、西接姬塬鎮、北靠王盤山鄉。地處定邊縣定鐵公路中段,是連接各鄉鎮和甘肅省及吳旗縣的重要交……[詳細]
鹽場堡鎮 610825113   鹽場堡鎮位于定邊縣西北角,地處陜、寧、蒙三省交接地帶,鄉政府距縣城6公里。全鄉轄9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1396戶,6631人。南北長20公里,東西寬……[詳細]
郝灘鎮 610825114 252km2  郝灘鎮位于定邊縣最東端,是定邊縣東大門,是蒙陜兩省三縣交匯之地。307國道東西橫穿而過,北部為井灌化風沙灘區,南部為無定河發源地,屬丘陵溝壑區。全鄉總面……[詳細]
石洞溝鄉 610825202 144km2  定邊縣石洞溝鄉位于陜西省定邊縣東部灘區,307國道從全鄉腹地橫穿而過,全鄉有9個行政村,82個村民小組,7個機關單位,4425戶,20003人,是全縣農……[詳細]
油房莊鄉 610825204 248km2  陜西省定邊縣油房莊鄉位于定邊縣西南,白于山區中西部,東與本縣黃灣鄉相連,南與揚井鎮、吳旗縣王洼子鄉毗鄰,西接紀畔鄉。自灣子鎮,北靠磚井鎮。南北長35公里……[詳細]
馮地坑鄉 610825207 217km2  定邊縣馮地坑鄉地處陜西省定邊縣西南山區,屬貧困鄉之一。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 50 公里,定劉張公路縱貫全鄉,全鄉轄 11個行政村, 59個村民小組,114……[詳細]
學莊鄉 610825210 400km2  【地理位置】學莊鄉地處陜西省定邊縣東南部白于山腹地,東至東南靠吳旗縣周灣鎮、吳倉堡鄉,南接新安邊鎮,北鄰安邊鎮,東北角與郝灘鄉接壤,西與武茆子鄉隔河相望……[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定邊縣地處陜西省西北角、榆林市最西端,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鄂爾多斯荒漠草原過渡地帶,位于東經 107 ° 15 ′- 108 ° 22 ′,北緯 36 ° 49 ′- 37 ° 53 ′。東至東南與本省靖邊縣、吳旗縣相連;南至西南與甘肅省華池縣、環縣相接;西與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毗鄰,北至東北與內蒙古鄂托克前旗、烏審旗相鄰,系陜、甘、寧、蒙四省區交界地。東距榆林市 303 公里,南距省城西安市 647 公里,西距寧夏首府銀川市 170 公里,北距首都北京 1270 公里。自古以來交通便利,商賈云集,經濟交往異常活躍。素有“旱碼頭”之稱,縣境內省道、國道、高速公路橫縱相連,縣城西距寧夏河東機場 155 公里,中太鐵路(寧夏中衛-山西太原)也即將興建。
    縣境地域遼闊,南北長 118 公里,東西寬 98 公里,總面積 6920 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位。中部白于山橫亙東西,輻射南北,將全縣分為兩大地貌類型:南部為白于山區丘陵溝壑區,占總面積的 52.78% ;北部為毛烏素沙漠南緣風沙灘區,占總面積的 47.22% 。全縣海拔 1303 - 1907 米。長城橫貫縣境東西。
    定邊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主要特點是:春多風、夏干旱、秋陰雨、冬嚴寒,日照充足,雨季遲且雨量年際變化大,年平均氣溫 7.9 ℃,年平均日照 2743.3 小時,年平均降雨量 316.9 毫米,年平均無霜期 141 天左右,絕對無霜期 110 天。     境內河流有十字河、安川河、石澇河、新安邊河、紅柳河、八里河(內流河),均發源于白于山區。
    全縣轄 11 鎮、 14 鄉, 334 個村民委員會, 8 個居民委委員會、 2 個街道辦事處, 2010 個村民小組。全縣總人口 31.5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 27.34 萬,占總人口的 85.5% 。縣內有回、蒙、滿、藏等少數民族 1321 人。
  行政區劃
    
    定邊縣位于榆林地區的最西端。北與內蒙古的鄂托克旗接壤,西與寧夏鹽池縣、甘肅環縣為鄰,南與延安市吳旗縣相接,東與靖邊縣相連。南北長118千米,東西寬98千米。
    轄定邊鎮、賀圈鎮、紅柳溝鎮、磚井鎮、白泥井鎮、安邊鎮、堆子梁鎮、白灣子鎮、姬塬鎮、楊井鎮、新安邊鎮11個鎮和鹽場堡鄉、周臺子鄉、石洞溝鄉、郝灘鄉、油房莊鄉、紀畔鄉、王盤山鄉、馮地坑鄉、武峁子鄉、黃灣鄉、學莊鄉、張崾先鄉14個鄉。
  歷史沿革
     
    定邊,為“底定邊疆”之意。
    明成化六年(1470)置定邊營,清雍正九年(1731)設定邊縣。1936年南部山區解放,曾屬陜甘寧邊區“三邊分區”管轄。全國解放后,安邊縣并入定邊縣。
    年轄:定邊鎮 紅柳溝鎮 磚井鎮 安邊鎮 賀圈鄉 鹽場堡鄉 周臺子鄉 白泥井鄉 海子梁鄉 石洞溝鄉 郝灘鄉 堆子梁鄉 白灣子鄉 油房莊鄉 紀畔鄉 王盤山鄉 姬塬鄉 馮地坑鄉 堡子灣鄉 劉峁塬鄉 武峁子鄉 楊井鄉 黃灣鄉 學莊鄉 新安邊鄉 胡尖山鄉 張崾崄鄉 白馬崾崄鄉 羅卜塬鄉 夢學鄉
    年轄11鎮、19鄉,338個村委會。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中以畜牧業資源較為豐富,是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縣之一。家畜、家禽有牛、驢、騾、馬、羊、豬、兔、雞等,基中大家畜存欄每年7萬頭左右(奶牛3000頭),羊只存欄50萬只左右,其中名貴品種有灘羊、本地雜交品種白絨山羊14萬只,豬年存欄5萬頭。植物資源中,糧油作物主要有蕎麥、洋芋、小米、碗豆、黑豆、糜子、小麥、玉米、胡麻、蕓芥、油葵等。年產食用油1萬噸左右,提供商品油占1/3,素有西北“油海”之稱。近年來,新興的辣椒產業成為縣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北灘蔬菜基地已通過國家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出產“一定”牌辣椒遠銷十幾個省市區。
    定邊縣土地資源豐富,是陜西省地廣人稀的大縣之一,位居全省第三。全縣土地資源數量大,全縣人均土地 42 畝,比全省人均 9.5 畝高出 3.4 倍,比全國人均 12 畝高出 2.5 倍。按現有耕地面積計算,全縣人均耕地面積 6.3 畝,也大大超過全省和全國人均水平。且土地層深厚,宜耕性強,能滿足作物一年一熟的要求。全縣總土地面積中種植業適宜地占 28.03% ,林草適宜地占 54.39% ;而且光照充足;光、熱、水基本同季,溫差大有利于作物生長和糖分積累。
    定邊縣石油、天然氣、原鹽等礦產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 定邊縣所在的陜甘寧氣田是我國最大的陸上一整裝氣田,屬世界級氣田。已提交累計探明儲量 1727 億立方米,規劃到本世紀未提交儲量 5000-10000 億方。據預測,陜甘寧盆地的遠景儲量為 3.6 億方,約占全國的 12% ,且氣層連通性好,壓力穩定,屬“干氣”。硫化氫含量很小。
    石油也是定邊縣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本縣石油資源分布面廣,據預測,縣境內的八大油區儲藏面積 780 平方公里,儲量近 1 億噸,已探明有開采價值的 3 塊油田總儲量 2500 萬噸。含油層以雞窩狀形式分布。
    原鹽是定邊縣傳統的“老三寶”之一(其它兩寶是皮毛和甘草)。是陜西唯一的原鹽產生產基地。原鹽開采一直是定邊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原鹽主要分布在縣城西北部的鹽場堡、白泥井、周臺子等鄉鎮,共有大小鹽胡 14 個,鹽田總面積 3400 畝,預測儲量 6000 萬噸,已探明 3292 萬噸,并形成每年產食鹽 10 萬噸的能力。
    此外,縣內芒硝、硫酸鎂、砂石、粘土等也較為豐富。部分地區蘊藏有煤炭,但埋藏較深,影響開發。
  經濟發展
    縣政府各級各部門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縣經濟社會實現了新的跨越式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全縣GDP總量完成65.85億元,增長21.1%,增速位居全市第二位,是解放以來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14億元,增長14.9%;第二產業增加值52.22億元,增長22.6%;第三產業增加值7.49億元,增長15.8%。一、二、三產業總產值之比為9:80:11,工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財政總收入完成5.9億元,增長42.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68億元,增長47.2%,分別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7.3和2.2個百分點;財政總支出6億元,增長77.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6億元,增長51.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7.1個百分點;糧食總產量完成23.97萬噸,增長86.5%,創歷史最高紀錄;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2660元,增長64.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60元。全縣經濟總量大幅攀升,運行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農業生產
    努力克服自然災害、農資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圍繞以馬鈴薯為主導的特色農業,進一步優化種植結構,使全縣薯、羊、草、菜、小雜糧五大主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進入全國150個糧食生產基地縣和全省10個“一村一品”先進縣行列,其中馬鈴薯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一大亮點,全縣種植面積達到100.07萬畝,較上年增加23.63萬畝,總產量達到100萬噸,實現產值6億元,農民人均來自馬鈴薯產業的收入達2000元以上,馬鈴薯產業己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蕎麥種植面積達到25萬畝,產量達到1.5萬噸。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定邊”馬鈴薯文化節,承辦了首屆榆林國際蕎麥節,取得豐碩成果,大幅度提高了定邊和定邊農產品的知名度。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完成人工新造林面積9萬畝,補植20萬畝,“天保”育林1萬畝,人工種草23.45萬畝,改良草地20萬畝。扶貧開發深入推進,建成扶貧重點村29個、移民點15個,搬遷貧困戶231戶、1230人,解決了0.56萬人的溫飽問題,使0.47萬低收入人口擺脫了貧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啟動實施了白于山區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白于山區8.5萬人的飲水困難,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6平方公里,新修“三田”1.81萬畝。新農村建設全面啟動,編制完成了《定邊縣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規劃》,試點示范村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
  工業建設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72.6億元,增長41.5%;實現工業增加值52.06億元,增長22.4%(含長慶)。地方石油產能達到86.3萬噸,增長56.1%;原鹽產量完成14.4萬噸,食用鹽產量完成4.9萬噸,分別增長12.9%和4.4%。全年新打油井972口,改造低產油井365口。啟動了鹽化工業園區以及聚氯乙烯、燒堿、氯酸鈉、氧化鎂等化工建設項目,馬鈴薯、蔬菜、小雜糧等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加工能力明顯提高。重點項目區建設穩步推進,完成了部分道路和供電主線路架設工程,確定了南北向主干道建設方案和供水、綠化、移民搬遷等工作方案,目前已有9戶企業落戶建設。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明顯,共簽訂招商引資協議項目48個,計劃總投資155.15億元,協議引資130億元,先期到位資金6030萬元。
  基礎設施
    以交通、電力、市容改造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城鄉環境進一步改善。新建了姬張、磚西等5條通村油路和堆子梁、紅柳溝等5個農村五級客運站;完成了王盤山110KV、樊學35KV變電站增容擴建項目,改造了西環路、新區、東環路10KV高壓線路,解決了白于山區5個行政村436戶村民的用電問題;東正街廣場、明珠路新建、城市排水改造、城區主要街區人行道硬化以及五中新建等一批項目工程建成投運;四中新建、引黃二期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沙地森林公園、體育中心、中醫院、經濟適用住房等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有序推進。
  農田水利
    一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現突破性進展。先后籌資8000多萬元,建成集中供水工程4處、分散供水133處(村),新打灌溉機井80眼,鋪設供水管道35公里,建成水窖15127眼,硬化砼集水場165.54萬平方米,建設屋檐接水工程430處,基本上使11.26萬人用上了安全飲水,直接受益群眾18030戶8.5萬人。
    二是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程成效明顯。共完成基本農田建設9600畝,治理水土流失146平方公里,新修“三田”1.81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0.75萬畝,營造水保林9.05萬畝,其中秋冬造林2100畝,種草13萬畝。
    三是壩系工程建設扎實開展。共新建淤地壩20座,維修加固淤地壩74座,完成了學莊鄉崔井大壩、郝灘鄉伙場洼2號壩和邊墻山大壩等骨干壩建設任務。
    四是水毀修復工程深入推進。共修復水毀道路397公里,修建攔洪體21座,新修生產道路265.7公里,維修生產道路895.5公里。
    五是民辦水利積極性高漲。賀圈鎮王來灘村和小巨灘村籌資230余萬元,新打機井54眼,鋪設輸水管道2700米;定邊鎮北園子村發動群眾平整土地430畝、十里沙村平整土地600畝,新打機井7眼。
    六是土地整理工作有序展開。鹽場堡鄉北畔村以小型農田建設為重點,平整土地450畝,新打機井6眼,架設高壓線路3公里,低壓線路2公里;白泥井鎮團結村平整土地300畝;周臺子鄉周臺子村完成小型農田建設900畝,新打機井10眼;周臺子鄉伊澇灣村平整土地300畝,新打機井14眼;堆子梁鎮寨子村實施調水工程,廟灣村平整土地200畝,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
  和諧建設
    教育“兩基”、“普實”工作順利通過國家和省政府評估驗收,定邊縣被評為西部地區“兩基”攻堅先進縣區;“兩免一補”政策得到全面落實,高考成績取得新的突破,本科上線率躍居全市第三位;職業教育健康發展,“人人技能工程”全面啟動。衛生工作進一步加強,全縣共有22.9萬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5%以上,有效緩減了廣大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計劃生育工作扎實推進,各項優惠政策全面落實,繼續保持了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68‰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89‰以內,計劃生育率達到98.2%。各項文化活動異彩紛呈,成功舉辦了“陜北說書”大賽、“唱紅三邊”民歌大賽及書畫聯展;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示范縣創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驗收。就業再就業工作成效明顯,城鎮新增就業崗位2230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了4.1%以內,較上年下降了0.4個百分點。勞務輸出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輸出勞務人員59649人次,輸出率達到40.1%,其中有組織輸出25795人。社會保障制度進一步健全,下撥救災款450萬元、農村塌房戶救助資金90余萬元、救災糧35萬公斤,使16.7萬困難群眾得到有效救助;“兩個確保、兩個保證”政策全面落實,城鄉3.14萬困難群眾實行了最低生活保障,社會保障覆蓋率達到36.2%。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平安定邊”創建活動深入開展,信訪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工作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持續推進,和諧定邊建設邁出新的步伐。
  招商引資
    按照國家政策,立足定邊實際,采取股份合作制、兼并、破產等多種改革形式,完成了42家國有企業的改制任務,人員得到妥善安置。全面實施了農村稅費改革,農民實現零負擔。深入開展市場經濟秩序整頓,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理順執法程序,建立完善監督體系和投資環境110,推行“一廳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四位一體”督察落實制等一系列措施,投資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參加“西洽會”、“農高會”、“煤博會”等節會,以及到長三角、環渤海等發達地區招商引資,與銀川金鳳區和寶雞金臺區建立友好縣區等方式,累計簽訂引資項目55個,總投資68.3億元,協議引資達65.5億元。
    
  礦產資源
     定邊縣石油、天然氣、原鹽等礦產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
    定邊縣所在的陜甘寧氣田是我國最大的陸上一整裝氣田,屬世界級氣田。已提交累計探明儲量 1727 億立方米,規劃到本世紀未提交儲量 5000-10000 億方。據預測,陜甘寧盆地的遠景儲量為 3.6 億方,約占全國的 12% ,且氣層連通性好,壓力穩定,屬“干氣”。硫化氫含量很小。
    石油也是定邊縣得天獨厚的優勢資源。本縣石油資源分布面廣,據預測,縣境內的八大油區儲藏面積 780 平方公里,儲量近 1 億噸,已探明有開采價值的 3 塊油田總儲量 2500 萬噸。含油層以雞窩狀形式分布。
    原鹽是定邊縣傳統的“老三寶”之一(其它兩寶是皮毛和甘草)。是陜西唯一的原鹽產生產基地。原鹽開采一直是定邊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原鹽主要分布在縣城西北部的鹽場堡、白泥井、周臺子等鄉鎮,共有大小鹽胡 14 個,鹽田總面積 3400 畝,預測儲量 6000 萬噸,已探明 3292 萬噸,并形成每年產食鹽 10 萬噸的能力。
    此外,縣內芒硝、硫酸鎂、砂石、粘土等也較為豐富。部分地區蘊藏有煤炭,但埋藏較深,影響開發。
    
  生物資源
     定邊生物資源中以畜牧業資源較為豐富,是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縣之一。家畜、家禽有牛、驢、騾、馬、羊、豬、兔、雞等,基中大家畜存欄每年7萬頭左右(奶牛3000頭),羊只存欄50萬只左右,其中名貴品種有灘羊、本地雜交品種白絨山羊14萬只,豬年存欄5萬頭。植物資源中,糧油作物主要有蕎麥、洋芋、小米、碗豆、黑豆、糜子、小麥、玉米、胡麻、蕓芥、油葵等。年產食用油1萬噸左右,提供商品油占1/3,素有西北“油海”之稱。近年來,新興的辣椒產業成為縣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北灘蔬菜基地已通過國家無公害蔬菜基地認證,出產“一定”牌辣椒遠銷十幾個省市區。
  
全國與定邊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定安县| 柳江县| 黑山县| 汉源县| 陇川县| 潮州市| 汤阴县| 策勒县| 广元市| 玉环县| 邯郸县| 玉林市| 哈尔滨市| 祁东县| 定襄县| 徐汇区| 永泰县| 怀集县| 清徐县| 灵宝市| 沙田区| 西宁市| 江阴市| 齐河县| 息烽县| 巴楚县| 日土县| 灌云县| 万盛区| 大荔县| 吴忠市| 安宁市| 社会| 松桃| 兰考县| 靖远县| 叶城县| 高青县| 桑日县|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