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猛交xxx,亚洲精品丝袜日韩,色哟哟亚洲精品,色爱精品视频一区

青海黃南州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632324身份證前6位:632324
長途區號:0973 郵政編碼:811000
隸屬政區:黃南州行政級別:自治縣
車牌號碼:青轄區面積:6997km2
人口數量:約3.1萬人人口密度:4人/km2
行政區劃:優干寧鎮 寧木特鄉 多松鄉 賽爾龍鄉 柯生鄉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行政代碼 面積簡介
優干寧鎮 632324100 1315km2  優干寧鎮縣府駐地。位于縣境北部。人口0.7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1%。面積1315平方千米。轄智后茂、荷日恒、直龍、秀甲、阿木乎、南其、參美……[詳細]
寧木特鄉 632324200 2090.6km2  寧木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35千米。人口0.7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4%。面積2090.6平方千米。轄寧木特、梧桐、周龍、作毛、蘇清、……[詳細]
多松鄉 632324201 577.9km2  多松鄉位于縣境西南部,南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63千米。人口0.2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6%。面積577.9平方千米。轄多松、夏拉、拉讓3……[詳細]
賽爾龍鄉 632324202 1036km2  賽爾龍鄉位于縣境東部,東部和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61千米。人口0.3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面積1036平方千米。轄賽爾龍、蘭龍、尕……[詳細]
柯生鄉 632324203 1121.5km2  柯生鄉位于縣境東南部,東、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75千米。人口0.2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6%。面積1121.5平方千米。轄柯生、毛曲……[詳細]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key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位于青海省東南部,處青、甘、川三省之津要。黃河貫穿境內。該縣是一純牧業縣,也是青海省的畜牧業主要生產基地之一,牧業產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90%以上,有可利用草場913.71萬畝,各類牲畜80萬頭(只)。草場植被豐茂,草質優良,歷來是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年出售鮮牛羊肉800余噸,30萬張皮張,酥油600多噸,羊毛180多噸,畜產品開發前景廣闊。境內資源豐富,已發現黃鐵、黑鐵、輝銻、石膏、芒硝、錳、泥炭等十幾種礦苗,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29.64萬千瓦。境內棲息著白唇鹿、馬熊等許多名貴野牲,生長著冬蟲草、黨參、手掌參、雪蓮等數百種珍貴藥材,豐富的動植物藥材、野生資源待開發利用。賽爾龍鄉、托葉瑪鄉曲海兩處天
    該縣的旅游資源獨具特色,美麗的草原風光,令人神往的高山雪崖,神秘誘人的圣湖仙女洞及淳樸的蒙古族風俗民情,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建縣40多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縣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牧業生產條件逐年得到改善,牧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工業從無到有,已形成水利、電力、建筑、畜產品加工、草原設施建設、材料加工等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電氣化縣建設項目正在實施,1999年將全部完工。郵電通信建設步伐加快,全縣實現程控化,無線尋呼也已開通聯網。
  地理位置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位于青藏高原東部,青海省的東南部,九曲黃河第一右旋彎曲部的弦部的南端。東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南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西北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和海南州同德縣毗連,北與自治州澤庫縣為鄰。縣城優干寧鎮位于縣境北部優干寧灘,北距州首府隆務鎮137公里,距省會西寧市328公里。地理位置西倚青藏,東襟甘隴,北通寧海,南望川康,是青、甘、川三省津要之所在。
  自然概況
    :河南縣地勢總趨勢是東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地區海拔在3600米以上,最高海拔4539米,最低海拔3168米,高差1317米。地貌類型屬典型青南淺切割高山區。縣區東西長127.67公里,南北寬94.36公里,土地總面積6997.45平方公里,折合1049.62萬畝,占青海省總面積的0.89%。其中山地面積約806.11萬畝,占總面積的76.80%;灘地面積約為160.59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5.30%;丘陵面積約73.20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谷地面積4.20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0.4%。
  氣候條件
    河南縣氣候為高原大陸性氣候,屬高原亞寒帶濕潤氣候區。由于海拔較高,地勢復雜和受季風影響,高原大陸性氣候特點比較明顯。每年5月份至10月份溫暖、多雨,11月至次年4月份寒冷、干燥、多大風天氣。春秋時日短,四季不分明,無絕對無霜期。年均氣溫在9.2℃--14.6℃,年降水量597.1毫米--615.5毫米,降水總量41.8761立方米,平均每畝降水398.96立方米。平均年蒸發量為1349.700毫米。常年風向西北風,最大風速達到23.7米/秒,年平均風速2.6米秒。年均積雪55.3天,最大積雪厚度31厘米。日照率為57.58%--58.15%,略低于省內西部地區。
    年平均氣壓671.8毫帕,空氣密度為812.0克立方米,年0均雷暴67.6次。年均沙暴1.25次。年均霧障36.1次。
  人口經濟
    河南縣共轄5鄉1鎮、39個牧委會,133個牧業合作社。優干寧鎮為縣首府所在地,是全縣政治、文化、交通中心。2001年底全縣總人口3.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2.85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92.06%。全縣人口出生率為14.65‰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52%。計劃生育率94.13%,計劃外多孩率為5.87%。河南縣支柱產業為畜牧業,全縣天然草場面積6471.81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92.49%。其中可利用草場面積5998.29平方公里,占草場總面積的92.68%。截止2001年底,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2000年不變價)18232.9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3097.88萬元,第二產業1339.18萬元,第三產業3795.86萬元;各類牲畜存欄75.64萬頭(只),其中綿羊屬藏系羊種優良品種“歐拉羊”,占全縣牲畜總頭數的74%,牦牛占牲畜總頭數的24%,馬占牲畜總頭數的2%。母畜比例達到57.79%。實現工業增加值345萬元,鄉鎮企業產值119.3萬元,個體工商戶382戶,私營企業7家,注冊資金達668萬元,上交稅費200萬元,市場成交金額達到1600萬元。財政收入達到635萬元。銀行存款余額達5051萬元,貸款余額4219萬元。全縣各類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3500萬元。
  教育衛生
    截止2001年底,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44所;幼兒園1所,全縣適齡兒童在校生308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88.4%,中學在校生338人,中小學鞏固率為99%,專任教師0317名,幼兒園教師10名。
    2001年底,全縣共有醫療機構11個,建成村衛生室38個,村級合作醫療點25個,覆蓋29個村,覆蓋率達76%。全縣衛生系統共有職工21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73名;擁有病床162張,總建筑面積15626平方米,其中業務用房8145平方米。擁有大型設備4臺。
  電力通信
    河南縣用電主要來源是自發電和外購電。外購電主要是由同仁至澤庫、河南36千伏安輸電線路輸送。縣城優干寧鎮設有一座2×30千伏安變電所。全縣共有10kw輸電線路69.71公里,截止2001年全縣各鄉、鎮推廣的太陽能光電板3345(臺)戶鄉通電率達到100%,村通電率達到94%,戶通電率達到92.2%,全且戶均用電量達到278.2kw,人均用電量223kw。
    縣城優干寧鎮已建成2000門城控電話交換機,擁有電話機用戶 戶;建成中國移動通信塔和中國聯通通信塔名一個,覆蓋面積10平方公里。開通“126、127”無線尋呼業務。
  道路交通
    河南縣地外甘、青、川三省交匯外、阿賽公路,河瑪公路穿縣而過,河寧公路已通至寧木特鄉黃河沿,全縣通車里程3468公里,已修建鄉村公路總里程514.5 公里,全縣五鄉一鎮33牧委會。
  礦產資源
    全縣礦產資源中已發現的有10余種礦苗,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主要有三種。
    1、距縣城59公里的賽爾龍鄉赫格欏輝銻已探明儲量01790金屬噸,主要有3 條礦帶,經省地礦局中心實驗室化驗:銻38.05%,汞0.011%,砷0.106%,金0.25噸,選礦石后,銻品位均能達到20%。
    2、河南縣李卡如山北側泥炭,經省地質礦產局 1987年4月批準,該地泥炭D級儲量787萬噸。泥炭地有機質平均含量48.9,纖維量30.3%,水份60.5%灰份47.1%,發熱量8.9×100焦/千克,腐植磷酸含量22.5%。
    3、距縣城28公里的托葉瑪鄉曲海礦泉水,勘察鑒定年流量1萬噸,內含鍶、鋰、偏硅酸、游離二氧化碳等十種微量元素,礦化度867.5mg/L,其中鍶游離二氧化碳的兩項成份超過了G138537--87界線指標,鍶含量達296mg/L,游離二氧化碳547.2mg/l,在國內尚屬少見。
  水利資源
    河南縣河流多,有大小河流27條,主要河流14條,其中較大河流為洮河、澤曲河、尕瑪日河,這些河流水質好,分布廣,流程長,流域大,水文地質穩定,落差大,水力蘊藏量十分豐富,年均徑量總量13.87億立方米,水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29.64千瓦。
    1、澤曲源于澤庫縣境內,經河南縣流入黃河,是河南縣境內最大的河流之一,全長232公里,流域面積4756km攩2攪,境內河段落差253米,平均坡降1.70%,年徑流總量7.1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9.3千瓦,可建成梯級電站6處,總裝機容量約700千瓦,年發電量200萬千瓦時。
    2、洮河在河南縣境內流程83.5公里,落差400米,平均坡降4.79%,平均徑流總量40533.20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44萬千瓦時。
  旅游資源
    河南縣自然風光雄奇壯美,也是蒙藏民族融合文化留存的典型地區,民族風情別具一格,旅游資源非常豐富。1、圣湖、仙女洞距縣城45公里,位于吉崗山北麓的尕海灘上,面積約5000平方米,湖水深約1米,藍如寶石,清澈見底,當地人稱為圣湖。在離圣湖不遠處,有51個天然溶洞其中最大的洞位于吉崗山尼康溝的天然溶洞,洞室面積約20平方米,洞中有許多石柱,人稱此洞為“八十根金洞”。
    2、李恰如山位于縣城東南50公里處,是洮河的發源地,奇峰聳立,許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種在此地生長繁衍。李恰如天池座落在石山環繞之中,池面約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綠,每年有大量的白鶴、鷺鷥等珍禽來此棲息。
    3、黃河大峽谷位于縣城西南56公里的寧木特鄉境內,全長30公里,黃河兩岸高山聳立,松柏茂盛,陡峭的石壁上上有許多巖洞,黃河水流湍急,氣勢磅礴。
    4、雙魚湖位于河南縣柯生鄉香扎寺南側的黃河灘地上。雙魚湖湖水與黃河水有土壩相隔;面積約8500平方米,湖中心有一座小山將水分成兩塊,鳥瞰形似雙魚,湖上每年有許多珍禽來此棲息。
  林業資源
    全縣林地面積65.175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6.21%,其中有林地21.4285萬畝,疏林地2.511萬畝,灌木林地60.2355萬畝。林木覆蓋率5.89%。天然林資源主要分布于寧木特鄉境內,森林覆蓋率為4.5%,森活立木總蓄積量為34.8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青海云杉、園柏、樺木、沙柳等。 全縣天然林區高等植物有3000余種,隸屬226種123屬,其中經濟植物278余種,藥用價值有133種,名貴中藥材有黨參、大黃、冬蟲夏草、雪蓮、貝母、姜活、秦艽、黃芪、柴胡等。野生動植物有162種,藥用的有73種、其中獸類有30余種,主要有馬鹿、馬麝、巖羊、雪豹等,鳥類132種,主要有褐馬雞、雪雞、東原雕等。
  歷史沿革
    秦漢以前,屬羌人牧地。東漢景帝建發十九年(214年)歸附漢朝。西晉時為吐谷渾轄地,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地屬北周廓州總管府轄。隋朝前期屬吐谷渾轄,后期屬西海郡赤水縣(治今興海縣境)地。唐高宗始為吐蕃管轄。唐玄宗天寶12年(753年)屬唐洮陽郡。五代十國時期為吐蕃、吐谷渾、黨項、羌等勢力各霸一方,無以統屬。北宋時屬中原王朝。南宋時屬金國。元為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地,屬河州必里萬戶符。明為朵甘行都指揮使司轄地,萬歷后屬河州必里千戶符。清屬循化廳,為和碩特前首旗(俗稱河南親王)牧地。民國初由“青海辦事長官”及“蒙蕃宣慰使”管轄,民國廿四年(1935年),和碩特南左中旗劃同德縣,其余“河南三旗”由河南親王統領,隸省直轄。
    1954年10月成立河南蒙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6月改稱河南蒙族自治縣,由省直轄。1959年由黃南自治州代管。1964年,更名為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200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6鄉,縣府駐優干寧(智后茂鄉轄地)。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226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智后茂鄉 7580 寧木特鄉 8132 托葉瑪鄉 3827 賽爾龍鄉 3177 柯生鄉 2705 多松鄉 2180 優干寧地區未批鎮 4649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1號文批復:撤銷智后茂鄉,設立并命名為優干寧鎮(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1年底,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1個鎮、5個鄉,38個村(牧)委會:優干寧鎮、寧木特鄉、托葉瑪鄉、賽爾龍鄉、多松鄉、柯生鄉。年底全縣總人口3.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2.85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92.06%。
    優干寧鎮:駐優干寧,轄9個牧委會(智后茂、參美、秀甲、荷日恒、多特、直龍、納其、阿木乎、吉仁木)。
    賽爾龍鄉:駐牙塘,轄5個牧委會(賽爾龍、尖克日、尕欠、尕克、蘭龍)。
    寧木特鄉:駐曲格寺,轄11個牧委會(寧木特、作毛、周龍、衛拉、德旦、浪琴、蘇青、夏拉、賽爾永、梧桐、尕群)。
    托葉瑪鄉:駐托葉瑪,轄6個村委會(托葉瑪、曲海、夏吾特、曲龍、文群、寧賽)。
    多松鄉:駐上多松,轄3個牧委會(多松、夏日達哇、拉讓)。
    呵生鄉:駐香扎寺,轄4個牧委會(柯生、毛曲、尖克、次漢蘇)。
    2005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1個鎮、5個鄉:優干寧鎮、寧木特鄉、托葉瑪鄉、賽爾龍鄉、柯生鄉、多松鄉。
    2006年8月,撤銷托葉瑪鄉,并入優干寧鎮。
  鄉鎮簡介
    【優干寧鎮 Youganning Zhen】 縣府駐地。位于縣境北部。人口0.7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1%。面積1315平方千米。轄智后茂、荷日恒、直龍、秀甲、阿木乎、南其、參美、吉仁、多特9個牧委會。1958年設智后茂鄉,后改設智后茂公社,1961年改設智后茂鄉,1969年改設智后茂公社,1984年改設智后茂鄉。2001年改為優干寧鎮。
    【賽爾龍鄉Sai Er Long Xiang】 位于縣境東部,東部和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61千米。人口0.3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面積1036平方千米。轄賽爾龍、蘭龍、尕克、尖克、爾欠5個牧委會。1958年設賽爾龍鄉,后改賽爾龍公社,1961年改為賽爾龍鄉,1969年改設賽爾龍公社,1984年復稱賽爾龍鄉。
    【寧木特鄉Ning Mu Te Xiang】 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府駐地35千米。人口0.7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4%。面積2090.6平方千米。轄寧木特、梧桐、周龍、作毛、蘇清、德旦、夏拉、衛拉、尕群、賽永、浪琴11個牧委會。1958年設寧木特公社,1961年改設寧木特鄉,1969年改設寧木特公社,1984年改設寧木特鄉。
    【托葉瑪鄉Tuo Ye Ma Xiang】 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22千米。人口0.3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8%。面積856.1平方千米。轄托葉瑪、曲海、曲龍、文群、寧賽、夏吾特6個村委會。1958年設文佳鄉,后改文佳公社,1961年改為托葉鄉,1969年改設托葉瑪公社,1984年改設托葉瑪鄉。
    【多松鄉Duo Song Xiang】 位于縣境西南部,南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63千米。人口0.2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6%。面積577.9平方千米。轄多松、夏拉、拉讓3個牧委會。1961年由文什佳公社分設多松鄉,1969年改為多松公社,1975年與柯生公社合并為柯多公社,1984年設多松鄉。
    【柯生鄉Ke Sheng Xiang】 位于縣境東南部,東、南部與甘肅省接壤,距縣府駐地75千米。人口0.2萬,以蒙古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9.6%。面積1121.5平方千米。轄柯生、毛曲、次漢蘇、尖克日4個牧委會。1961年由文什佳公社分設柯生鄉,1969年改為柯生公社,1975年與多松公社合并為柯多公社,1984年設柯生鄉。
  
全國與河南蒙古族自治縣面積相同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

Copyright © 2012-2025 cn56.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物流行業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卓资县| 青海省| 嘉峪关市| 孝义市| 图木舒克市| 山东省| 威海市| 井陉县| 宜丰县| 宝鸡市| 年辖:市辖区| 延边| 同仁县| 常州市| 门头沟区| 宜昌市| 梅州市| 双桥区| 久治县| 桓仁| 满城县| 淮安市| 上虞市| 古田县| 都江堰市| 大足县| 荥阳市| 池州市| 和硕县| 定日县| 安福县| 偏关县| 扶绥县| 安阳县| 静安区| 南皮县| 崇仁县| 洞口县| 临安市| 武乡县|